當前位置:花卉百科園 > 養花 > 植物知識 > 魏紫的文化背景
手機版

魏紫的文化背景

來源:花卉百科園 閱讀:2.47W 次
魏紫的文化背景
植物學史
魏紫是傳統牡丹品種。歐陽修《洛陽牡丹記》記載:”魏家花者,千葉肉紅花,出於魏相(仁溥)家。始樵者於壽安山中見之,斫以賣魏氏。魏氏池館甚大,傳者雲:此花初出時,人有欲閱者,人稅十數錢,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魏氏日收十數緡。其後破亡,鬻其園,今普明寺後林池乃其地,寺僧耕之以植桑麥。花傳民家甚多,人有數其葉者,雲至七百葉。錢思公嘗曰:‘人謂牡丹花王,今姚黃真可爲王,而魏花乃後也’”。

典記
宋 辛棄疾 《臨江仙》詞:“魏紫朝來將進酒,玉盤盂樣先呈。”
《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這牡丹花乃花中之王,惟洛陽爲天下第一。
有‘姚黃’‘魏紫’名色,一本價值五千。”參閱 宋 歐陽修 《洛陽牡丹記》。

郵票
“國色天香”牡丹郵票,是新中國郵電部於1964年8月5日發行,共15枚,由著名國畫家田世光繪原圖,郵票設計師邵柏林設計。另發行牡丹小型張一枚,由田世光繪原圖,女郵票設計師盧天驕設計。這十五枚郵票牡丹圖是:勝丹爐、崑山夜光、葛巾紫、趙粉、姚黃、二喬、冰罩紅石、墨撒金、珠砂、藍田玉、胡紅、豆綠、魏紫、醉仙桃。郵票運用了勾填法,在構圖賦粉上都煞費苦心,表現了純熟的技法。做到花型豐滿,色澤鮮豔,真正體現了,一花雙姿的“二喬”,光彩照人的姚黃,端麗無比的魏紫,這二花被人尊爲“花王”和“王后”。名貴的牡丹品種紛呈眼前,使人愛不釋手。

傳說故事
傳說一
明代洪武年間,曹州城東北十五里趙樓村,有片雜草叢生、荊棘遍地的黃土崗,到處長滿不成材的桑樹癟子,人們便稱爲“桑籬園”。園子西邊住個靠打柴爲生的小夥子,名叫趙義。他父母早喪,單身一人。這天傍晚,他進城賣柴買米回來,煮好了香噴噴的小米飯,正要飽餐一頓,忽見門外站着一位拄柺棍、挎要飯籃的老婆婆,滿頭白髮,枯瘦如柴,渾身打顫。趙義忙把她攙進屋裏,安坐在矮凳上。然後盛了一碗米飯,雙手端到老婆婆面前:“老人家,請用飯。”那老婆婆擡頭看了看趙義,激動地熱淚盈眶,接過飯碗,頭一低“哧溜溜”把一碗米飯全喝完。她一連喝了三碗,纔來了精神,慢慢地說道:“俺在恁莊上要了一天飯,家家斷了頓揭不開鍋,餓得俺頭暈眼花。多虧了恁這幾碗米飯救了俺。”千恩萬謝,告辭而去。
趙義往鍋裏又添了些水,抓了兩把乾地瓜葉,摻在鍋中,點火重新做飯。趙義喝完地瓜葉粥,想到莊上許多人家都斷了頓,再也睡不下去了,便到桑籬園砍柴。誰知天黑認不準路,也不知走了多遠,忽然看見前面霞光萬道,煙霧繚繞。走近一看,原是一座花園。紫葳的牡丹花,白生生的芍藥花,紅豔豔的月季花,粉兜兜的玉蘭花-——花樣繁多,五光十色,色彩新鮮。趙義無心觀花,只想砍柴,正要回轉,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婆婆已經站在面前。只聽老婆婆說:“小哥,你還往哪裏去?這麼多的好花不看,不是冷了栽花人的心麼?”趙義急着砍柴,只得說明原因。老婆婆十分同情,說:“天色不早了,你就回去,到天亮也砍不了多少柴。我送你些牡丹花去賣錢吧。”趙義見老婆婆甚是誠懇,便接過花兒,道謝而歸。
趙義再回來的路上又砍了些柴,直到天亮,也沒顧得睡一覺,便擔着柴,拿着花,去趕曹州早集。隆冬季節,鮮花本來就少見,一束束鮮豔的牡丹,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男女老幼爭相圍觀,官府、商人、本地財主,都爭相購買。很快,花和柴都賣完了。趙義買了一斗米,懷揣着剩下的三吊錢,高高興興回到家,把米分給了鄉親。趙義想:米分了,可這錢應該還給老婆婆,因爲老婆婆給的牡丹賣了好價錢。當天晚上,他按照昨天的路,找到那個百花園。老婆婆見趙義如此誠實,十分高興,說:“ 既然牡丹值錢,我就送你一棵吧。”趙義也不推辭,便揀一棵最好的牡丹,連根帶土,抱回家來,栽於門前。
趙義栽好牡丹,回屋做飯。一開門,只見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端坐牀上,他驚呆了。那姑娘看趙義發愣,便微笑着說:“不要驚奇,小女姓魏名花,母親見你爲人忠誠,把我許配給你。”“這話從何說起?”趙義有些莫名其妙。“再說,也沒有定親之物呀!那女子掩脣笑道:“你不是已經拿了牡丹嗎?”趙義看着栽在門外的牡丹,不禁又驚又喜,他回過頭來慚愧地說:“我一人還愁着揭不開鍋呢,怎能再連累你”,那姑娘笑說道:“既成夫妻,就別提連累了。我這裏還帶來牡丹花種一包,就撒在桑籬園內,不愁來年沒好日子過。可有一條,此事萬萬不能對別人講!”。他們夫妻在桑籬園開荒種下牡丹。果然,第二年穀雨時節,桑籬園內開滿牡丹,桑籬園變成了牡丹園。村上的人們喜氣洋洋,去園內採花賣錢買米買鹽,再也不擔心捱餓了。
曹州牡丹的名聲,很快傳到京城。皇帝朱元璋要到曹州看花賞景。這年穀雨時節,他帶着軍師劉伯溫,來到桑籬園,看見紅、黃、黑、綠、白、藍、紫、粉八大色牡丹,光彩耀眼,香氣襲人,一望無垠,天堂一般,勝過了京城御花園。這朱元璋嫉妒心很強,決不允許百姓勝皇家,於是下令剷除桑籬園的牡丹。
聖旨一下,鐵杴亂挖。老百姓在一旁心痛得流眼淚。鄉親們忍悲含怒,齊刷刷跪了一大片,高呼“萬歲開恩” ,求聖上高擡貴手停鏟牡丹。趙義爬到聖輦之前,表示願將最好的花兒,每年選上一車,送到京城。朱元璋一使眼色,御林軍上前一人擰起趙義一隻胳膊,扔出花園。趙義老婆魏花,見皇上執意要挖光牡丹,便不顧衆人勸阻,推開阻攔的御林軍,來到御輦之前,飄飄下拜,說道:“萬歲,滅元興明,造福百姓,是皇上聖意。使上蒼感動,降此花園,是皇上的恩德。如今若毀掉花園,不是違背了萬歲的本意麼? ”問得朱元璋面紅耳赤,無言以對。劉伯溫聞聽,心中大驚,這窮鄉僻壤哪來伶牙俐齒之人?他對魏花滴溜溜審視一遍,心中有了主意。又見朱元璋騎虎難下,便上前奏道:“主公,剛纔這位女子說得對,牡丹園確實是村民的命根子,毀了此園有違滅元興明、爲民求福的聖意。俗話說,物貴於缺而不貴多。既然聖上喜愛牡丹,那就挖一棵移到京城御花園裏。望聖上施捨聖恩!”跪在地上的村民,齊呼“萬歲恩典!”朱元璋順水推舟,讓劉伯溫去挑一棵最好的牡丹帶走。誰知劉伯溫挑花尖刻,偌大的一座牡丹園,竟沒一棵中他意的,他不知不覺轉到趙義的門前,一眼相中了那棵開紫花的牡丹。大家見保住了牡丹園,都來感謝劉伯溫,只有魏花心中叫苦。
原來,劉伯溫是能掐會算的人,他已看出魏花的底細,如果不帶走她,桑籬園將永遠勝過御花園。衆人面前不好和朱元璋直說,只有暗下毒手。再說魏花見士人挖門前的牡丹,便抹着眼淚對趙義說:“事到如今,我不能不告訴你了,我魏氏牡丹,在壽安山修煉成仙。去年母親到西天參加花仙會,見村民爲人善良,卻苦難深重,特別是你抱着飢腹,慷慨獻粥。更使她老人家感動,才讓我下凡和你一起救濟百姓,實望我們夫妻能白頭偕老。沒想到劉伯溫看出根底。他挖花是假,要我是真。我叫他挖走我的身,留下我的根,我只好把腹中嬰兒,留在根下了!”說罷,一陣風起,魏花沒有了蹤影。
朱元璋乘上車輦,帶走了葉垂花敗的那顆紫色牡丹。趙義撲在門前花坑之內,哭得暈了過去。不料,來年春天,在趙義門前牡丹花坑裏,又長出一棵紫葳葳的牡丹。那花,開千層,大如盤,一朵花瓣達七百多片。馥香濃郁,飄香十里。村民們知道這是花仙魏花的孩子,便取名“魏紫。”

傳說二
據說,在宋朝的時候,邙山腳下有個名叫黃喜的窮孩子,他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家裏只有他與母親兩人相依爲命。黃喜爲人忠厚,又有良心,由於家裏窮,他很小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擔,靠辛辛苦苦地上山砍柴賣過日子。每天才拂曉,黃喜便拿起母親爲他張羅好的乾糧袋往扁擔上一掛,然後手提柴刀告別母親上山砍柴去了。
在上山必經的山坡路上有個石人。這石人究竟是怎麼來的,當地人沒有一個說得清楚。自從黃喜第一次上山看見它後,便每次上山都要與它打照面。離石人不遠,有一眼山泉,常年不竭,清洌甘醇,黃喜上下山時,經常在這裏解渴、洗滌。山泉旁邊長着一棵綻放紫花的牡丹。這株牡丹長在這裏究竟有多少年了,當地人也沒有一個講得明白。反正黃喜第一次上山時,它就長在那裏了。與每天一樣,黃喜總是早晨第一個來到這裏,然後他不失童趣地從扁擔上取下乾糧袋,往石人頸脖上一掛,說:“石人哥,吃饃吧!”接着,他又走到山泉旁邊,捧起幾捧泉水澆在紫牡丹根部,說:“牡丹姐,喝水吧!”之後,黃喜才上山去砍柴。
就這樣一年一年過去了,黃喜已長成了一個健壯、英俊的大小夥子。但他仍然是每天砍柴、賣柴,勤勞樸實,心地善良。這一天,他又像往常一樣,砍完柴後,來到石人面前,取下掛在石人脖子上的乾糧袋,笑嘻嘻地說:“石人哥,你不吃饃,那我可吃啦!”吃過後,他又走到山泉邊喝了幾口泉水,接着又給紫牡丹澆了幾捧泉水,然後再挑起柴擔下山去。
這天黃喜砍的柴特別多,遠看就像挑了兩座小山,連扁擔都壓彎了。走了沒多久,他感到有點累,便傍着山用根木叉支起柴擔歇息一會。就在這時,一名姑娘從山上走下來,當走到黃喜跟前時,竟主動地提出要幫他挑柴。這下搞得黃喜很不好意思,一個大男子怎好讓一個年輕嬌美的姑娘家挑重擔呢?便連連擺手不同意,急得連話也說不出來。姑娘見他窘成這樣。不禁笑了起來,接着不由分說,便上前把柴擔搶了過來,挑起來就往山下走去。不知怎麼的,黃喜在後面徒步追也追不上。
就這樣,姑娘一口氣將柴挑到了黃喜家。這時,黃喜母親正在竈前做飯,見到兒子領回一個美貌的姑娘,心裏高興得不得了,她連忙把姑娘讓進屋裏,又是讓座,又是倒茶。但這姑娘不坐也不喝,就像來到自己家一樣,袖子一卷,就下廚房,相幫老人一道生火、擀麪,什麼活都幹,一刻也不閒,把黃喜娘弄得歡喜極了。
飯後,黃喜去集市賣柴。黃喜母親就拉着姑娘的手說起家常來。姑娘說她名叫紫姑,就住在邙山上,父母俱亡,家中只有她一人。聽了這些,老人就更想要她做媳婦了。她將這心願對姑娘一說,姑娘也就羞答答地同意了。從此,紫姑就在黃喜家住了下來。紫姑心靈手巧,做得一手好針線,她繡的牡丹活靈活現,就像真的一樣。黃喜上街賣柴也順便帶點牡丹花刺繡去賣,總是一下子就被人買去。這樣過了一陣子,家境就逐漸好了起來。於是,黃喜母親就催他倆早日把婚事辦掉。但紫姑卻勸她不要着急,說再等一會,等到自己到黃喜家滿了一百天,就正式結婚。
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紫姑有一顆寶珠,整天都含在嘴裏,不如此她就不能正式成爲凡人,她的原身即是山泉邊那株紫牡丹。自從她踏進黃喜家願作他家媳婦後,她就不僅自己含,還叫黃喜與她輪流含。她還一再叮囑黃喜只可含着,不能嚥下,否則,兩人就不能結爲夫婦。黃喜便間紫姑這珠子究竟有何妙用,她說它能提神強身,砍柴、挑擔就會不感到飢餓和勞累。爲了試驗一下這顆寶珠的妙用,有一天黃喜砍的柴特別多,但他挑在肩上竟不覺得重,很輕鬆地便挑下了山。因此,他認定這果然是顆寶珠,每天都記得要含一含,而且,他還在心裏默記着天數,一待含夠一百天,便好與紫姑成親了。
時間日復一日過去了,黃喜含珠已含了99天,再過一天就將期滿了。這使他興奮不已,滿懷喜悅地期待着明天的到來。第二天,黃喜仍與往常一樣上山砍柴。當他走到石人面前時,竟喜不自禁地對石人說:“石人哥,我明天就要與紫姑成親了,你爲我高興嗎?”說完,他對石人笑了笑,又來到泉水邊,想把這喜訊也告訴那株紫牡丹聽。但他一想又不對了,自從與紫姑相識後,他就沒再在這山泉邊見到那株紫牡丹。當時他還以爲是誰把它挖走了,心裏好幾天都不高興。此時他又想起了這事,不禁脫口問石人知道不知道他那牡丹姐姐究竟給誰挖走了?沒想到他這一問後,石人居然說起話來,說:“就在你家裏!”
黃喜大吃一驚,一邊後退,一邊驚問石人怎麼會說話。這時,石人就對他說,那個紫姑就是紫牡丹變的,她是個花妖精,要你含珠子是要吸乾你身上的精血、元氣,今天是最後一天,明天你就將沒命了。對石人這番話,黃喜不大相信,他覺得紫姑不會害他,但他又想到那株突然失蹤的紫牡丹,心中也不由有些害怕了。黃喜便再三追問石人說的話是不是事實,石人仍一口咬定是事實,並對黃喜說:“你要活命還來得及,那就是回家後把那棵珠子吞下去就行了。”
黃喜是個忠厚老實之人,他將石人的話信以爲真,一回家,紫姑又要他含珠子,他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將珠子嚥下去了。紫姑一見,臉色立刻就變了,人也差一點暈倒。黃喜娘連忙攙扶住她,並連聲追問兒子這是怎麼回事?黃喜是個孝子,也從來不知道說謊話,他便將石人不久前講的話一五一十地全說了出來。
聽了這麼一說,紫姑什麼都明白了,原來黃喜上了石人的當。接着,紫姑一邊哭,一邊講真情。原來,那石人是個石頭精,它見紫姑貌美,便起意霸佔她爲妻。紫姑不從,石人仍死死糾纏她,但因紫姑有那棵寶珠增加法力護身,故石人只得無可奈何。而且,只要紫姑、黃喜含這顆寶珠滿了百天,結爲夫婦,那石人就更無計可施了。但黃喜已將寶珠嚥下了肚,不僅紫姑失去了護身之寶,而且黃喜也將死去,這樣,石人就可施妖法脅迫紫姑從他了。
一聽此話,黃喜大夢初醒,後悔不已,滿腔的悲憤更促使他要找石人去拼命。這時,紫姑便指點他帶上利斧去,要一下將石人頭劈開,再將頭中一部無字天書取出拋向空中用,那麼,天神就會懲罰石人。於是,黃喜馬上提起斧頭就上山。到了石人那兒,他用盡全身力氣朝石人頭上劈去。劈開後的頭中果然有本無字天書,黃喜取出書就用力朝天上拋去,頃刻間,頭頂就出現一道閃光,接着一聲霹靂,將石人擊得粉身碎骨,七零八落。
這時,黃喜肚中的那顆珠子開始作怪了,燒得他心裏十分難受,就像一團火焰要從他咽喉中冒出來。他趕忙喝了幾大捧山泉,但仍燒得難受,無奈,他只得縱身跳入泉水中。沒想到他只在水面上打了個旋,便立刻被水吞沒了。不一會,紫姑也從山下跌跌撞撞地趕來了。她一見黃喜已投身山泉,便也跟着跳了進去。
一段日子之後,這山泉旁邊突然長出了兩株奇異的牡丹,一株開黃花,一株開紫花,爭奇鬥豔,相互輝映,人們聞知後,都紛紛上山來觀看、欣賞,都說這是黃喜和紫姑的化身。
也不知過了多久,這山泉邊的兩株牡丹分別移植到了洛陽城裏姚家和魏家的花園裏,從那以後,人們便管姚家的黃牡丹叫“姚黃”,而將魏家的紫牡丹叫“魏紫”。流傳至今,這兩種牡丹仍是洛陽牡丹中的極品。
本文鏈接:https://www.hhbky.com/yanghua/zhiwuzhishi/185097.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花卉百科園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