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花卉百科園 > 養花 > 植物知識 > 葫蘆蘚的食療或藥用價值
手機版

葫蘆蘚的食療或藥用價值

來源:花卉百科園 閱讀:1.09W 次
葫蘆蘚的食療或藥用價值
基本信息
【藥 名】葫蘆蘚
【拼 音】HULUXIAN
【拉丁名】原植物葫蘆蘚Funaria hygrometrica Hedw.
【別名】石松毛、牛毛七、火堂須、紅孩兒
【來源】苔蘚類葫蘆蘚Funaria bygrometrica Sibth.,以全草入藥。
【功能主治】除溼止血。主治癆傷吐血,跌打損傷,溼氣腳痛。治肺氣鬱閉證,跌僕閃挫,痹症。
【性味歸經】辛、澀,平。 入肺、肝、腎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15克。
【動植物資源分佈】 分佈於中國南北各省區,且爲全世界廣佈種植。
【考 證】 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中藥化學成分】 全草含苔蘚激動素(bryokinin)。
【注意】孕婦及體虛者少用。

化學成分
植物體含苔蘚激動素(bryokinin),動力精(kinetin),環磷酸腺苷磷酸二酯酶(cAMP phosphodiesterase),茁長素(auxin),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及脂類。葉含鐵29×10-3%,銅16×10-4%,錳15×10-3%,葉綠體含鐵117×10-3%,銅138×10-4%,錳25×10-3%。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辛、澀、性平。有舒筋活血、祛風鎮痛、止血等功能。用於治鼻竇炎、癆傷吐血、跌打損傷、關節炎等症。

選方
1.治肺熱吐血 葫蘆蘚60g,茅草根60g,側柏葉30g。泡酒或熬水服。
2.治跌打損傷 葫蘆蘚60g煎服;另取鮮草量搗敷。(1-2方出自《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本品爲皺縮的散株,或數株叢集的團塊,黃綠色,無光澤。每株長可達3cm,莖多單一,莖頂密集簇生衆多的皺縮小葉,溼潤展平後呈長舌狀,全緣,中肋較粗不達葉尖,有的可見紫紅色細長的蒴柄,上部彎曲,着生梨形孢蒴,不對稱,其蒴帽兜形,有長喙。氣微,味淡。
葫蘆蘚提取物以中國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裏所生長的野生葫蘆蘚爲原料,採用現代CO2超臨界技術提取的以Bracteatin有效成分爲主的強效綜合提取物(粉劑),其含量高達25%以上,主要化學成分爲Bracteatin等。用於肺熱吐血、勞傷出血、跌打損傷、溼氣腳痛等。

參考文獻
《本草綱目》.明代.李時珍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會中國大百科全書編輯部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本文鏈接:https://www.hhbky.com/yanghua/zhiwuzhishi/173877.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花卉百科園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