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花卉百科園 > 養花 > 植物知識 > 馬鈴薯(土豆)栽培技術
手機版

馬鈴薯(土豆)栽培技術

來源:花卉百科園 閱讀:2.47W 次

一、品種簡介

馬鈴薯(土豆)栽培技術

馬鈴薯(土豆)適應性很強,5-7℃時,種薯的幼芽可在土壤中緩慢地萌發和伸長,13-23℃時,是馬鈴薯生長最理想的溫度,當溫度超過27℃時,其生長就會受到抑制。

馬鈴薯豐產種植以“兩大兩深”即“大芽塊、大壟;深種、深培土”爲主要內容。

二、選地整地

(1)選地較嚴格,以土壤疏鬆肥沃,土層深厚,澇能排水,旱能灌溉,土壤砂質、中性或微酸土爲宜,不宜在低窪、澇溼地和粘重土壤地塊種植。

(2)整地要深翻(深耕)達到20-25cm,搗碎耙坪。以保證土壤中的水分、養分、空氣和溫度等條件有良好保障。這樣馬鈴薯的根系就會發達,生長就會旺盛,就能多結薯,結大薯。

三、播種前的準備

馬鈴薯(土豆)栽培技術 第2張

(1)種薯保管

在通風透氣處用河沙墊底,種薯堆放在沙面上,上面蓋上薄草。不宜放在潮溼的地方。

(2)切芽塊

每個芽塊的重量最好達到50克(1兩),最小的不能低於30克(6錢)。大芽塊是豐產種植技術的主要內容之一,切不可忽視。在切芽塊時要準備兩把刀和一個水罐裝上酒精或甲基託布津500倍液,一旦切到病薯,即把病薯扔掉,並立即把刀泡入藥液中消毒,換上另一把刀繼續切。把切好的種薯用託布津1000倍濃液進行消毒5分鐘後移植。

(3)施足基肥

馬鈴薯施肥的原則是:肥料種類以農家肥爲主,追肥爲輔,馬鈴薯所需肥料以鉀肥爲主,如每生產1000kg馬鈴薯,需要純鉀11kg,純氮5kg,純磷2kg,(氮、磷、鉀比例3:1:6),一般每畝施用農家肥達到3000kg作基肥。

四、播種

種植時間是11月5日-15日和12月5日-15日。馬鈴薯豐產種植技術,要求行距30cm,株距24-26cm,冬季種植開溝深達12cm左右,下部施上基肥和殺蟲農藥,然後覆土至3cm左右,播上芽塊覆蓋細土8cm,有條件的蓋上一層稻草。春、秋兩季開溝深8cm左右,下部同樣施上基肥,殺蟲農藥和細土3cm,播上芽塊後覆蓋細土5cm,有條件的蓋上一層稻草2-3cm。

五、加強田間管理

馬鈴薯(土豆)栽培技術 第3張

馬鈴薯生長分三個時期:前30天爲長苗期,中30天爲結薯期,後30天爲膨大期,不同時期的管理要求不一樣。

(1)前期要早中耕培土,當苗高5-10cm時,用尿素水進行追肥併除草培土,上土3-4cm,以促進株壯和葉面生長。

(2)中期在現蕾前進行多追施鉀肥培土除草,上土要達到6cm以上,以防薯塊長出青皮。

(3)早澆水:馬鈴薯開花時正好進入結薯期,需水量大增,有時靠自然降雨不能滿足,就會影響塊莖膨大, 因此,在花期前進行人工澆水,不能澆得太晚。

六、病蟲害防治

馬鈴薯的重點病害是晚疫病,防治的藥物有75{bf}百菌清,72{bf}克露,25{bf}甲霜靈等。藥劑對晚疫病只有預防和控制作用,沒有治癒的功能。要提前用藥,做到防病不見病纔是最佳效果,一般在中心病株發現前3-5天噴一次藥,以後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噴3-4次即可。

七、收穫

採收要做到保時間,保質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才能獲得更好的效益,除適時收穫外,關鍵是在翻、撿、裝、卸、運等各個環節中,儘量避免塊莖損傷,並防止日光長時間曝曬使薯皮變青及防止雨淋

本文鏈接:https://www.hhbky.com/yanghua/zhiwuzhishi/159399.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花卉百科園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