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花卉百科園 > 養花 > 種植栽培 > 高產量小麥的種植技術與管理
手機版

高產量小麥的種植技術與管理

來源:花卉百科園 閱讀:3.69K 次

高產量小麥的種植技術與管理

小麥屬禾本科小麥屬,是溫帶長日照植物,適應範圍較廣,根據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分冬小麥和春小麥兩個生理型,我國以冬小麥爲主。在遼東、華北、新疆南部、陝西、長江流域各省及華南一帶栽種冬小麥,秋季10~11月播種,翌年5~6月成熟,生育期較長。長城以北,黑龍江、內蒙古和西北種植春小麥,於春天3~4月播種,7~8月成熟,生育期較短。
  
  小麥的整個生育期可分爲:營養生長階段、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階段,生殖生長階段,可細分爲:出苗、分櫱、越冬、返青、起身、拔節、挑旗、抽穗、開花、灌漿、成熟、收割各期。春小麥無越冬期和返青期,長江以南和四川盆地冬小麥也無越冬期和返青期。  
  

  一、整地:

1、土地平整.2、土層深厚.3、結構良好.4、有機質和養分含量高.
  

  二、麥田整地技術做到:

早、深、鬆、碎、淨、平.早--前茬收穫後及早整地; 深--適當加深耕作層; 鬆--表面疏鬆通氣不板結; 碎--土渣細小; 淨--及時滅茬,表土無作物根蔸; 平--地面平整,廂平溝直.

  三、小麥種植技術  
  1、播種期管理
  
  選擇適宜的優良品種、適期適量播種、高質量整地播種,重視有機肥料,施足基肥、合理追肥,促苗健壯生長。
  
  2、冬前以及冬季處理
  
  要因苗制宜、分類管理、培育壯苗,保苗安全越冬。
  
  (1)羣體過大、長勢過旺的麥田,可在冬前選擇晴天午後進行鎮壓、深中耕或化控,抑制麥苗過快生長,提高小麥的抗寒和抗倒能力。
  
  (2)播期晚、長勢弱的麥田,可通過鎮壓,促進麥苗由弱轉壯,擴大羣體。
  
  (3)秸稈還田、旋耕播種,以及整地粗放等易透風跑墒的麥田,可採取鎮壓、澆水等措施,踏實土壤,控旺轉壯,保苗安全越冬。
  
  (4)小麥全蝕病、紋枯病發生嚴重的地塊,及早進行噴藥防治。
  
  例:壯苗 弱苗 旺苗


高產量小麥的種植技術與管理 第2張

四、(返青——抽穗)  
  (1)墒情差的麥田,12.5px地溫穩定在5℃時可澆返青水,如遇寒潮要立即停澆,特別不要澆在凍頭上(寒潮剛來時)。豐產田壯苗,冬前羣體適當,肥水較足的麥田,改返青水爲起身水較好。
  
  (2)起身肥水要因地因苗合理施用,地差有脫肥趨勢的地塊應早施,提高成穗率;高產田有旺長趨勢的應不施或晚施,以免過早封壟而導致倒伏。
  
  (3)挑旗期是水分臨界期,此期水肥供應充足,不僅能保花增粒,而且能積累較多的營養物質,對防止葉片早衰和提高灌漿強度都有良好的作用。
  
  五、麥田管理  
  (1)合理澆水:澆水時間、次數視土壤墒情、質地而定。小麥在灌漿後期,將轉入蠟熟階段澆麥黃水,可防乾熱風,有風時不澆水,防止倒伏。
  
  (2)根外施肥:小麥灌漿初期和中期,可結合病蟲害防治,葉面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防止早衰,並對預乾熱風有利。
  
  (3)適時收穫,收後晾曬:蠟熟末期收穫產量最高,即麥穗、穗下節和葉片全部變黃,莖杆尚有彈性,籽粒較堅硬,已呈現光澤。
  
  六、小麥栽培管理  
  (一)防病治蟲:白粉病、鏽病、蚜蟲、紅蜘蛛等是小麥後期的主要病蟲害,應及時進行化學防治。
  
  (二)挑旗:灌漿期澆水:拔節肥水施用較早的麥田,應在挑旗至灌漿期內澆水,可提高子粒產量,改善子粒品質。
  
  (三)補肥:如果出現脫肥現象,應結合澆水補肥或者葉面噴施。.2%磷酸二氫鉀或0.5%尿素溶液,以提高粒重,改善品質。
本文鏈接:https://www.hhbky.com/yanghua/huahuixinqing/85043.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花卉百科園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