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花卉百科園 > 花語大全 > 農林牧漁 > 鱈魚 鱈魚百科
手機版

鱈魚 鱈魚百科

來源:花卉百科園 閱讀:1.16W 次

鱈魚,是鱈形目鱈科鱈屬的海洋魚類動物。鱈魚的體延長,稍側扁,尾部向後漸細,一般體長25-40釐米;頭大、口大,上頜稍長於下頜,下頜有一條頦須;體被小圓鱗,側線鱗不明顯;背鰭三個,臀鰭兩個;背面及上側面爲灰褐色,有很多不規則的棕色和黃色斑紋;腹面爲灰白色,各鰭均爲灰色。

鱈魚在中國主要分佈於黃海、渤海以及東海北部等海域,太平洋、大西洋、北部寒冷海域也均有分佈。鱈魚夏、秋季棲息於冷水區域,冬季洄游到水深50-80米的沿海泥底海域越冬,通常會結成魚羣進行長距離的遷徙和捕食活動,爲底層冷水性聚羣魚類。鱈魚主要以小型魚類、甲殼類、軟體動物等爲食。鱈魚繁殖力強,一次可產300萬-400萬粒卵,產沉性卵,卵期爲1-3月上旬;壽命可達7年。

鱈魚 鱈魚百科

形態特徵

鱈魚,是鱈形目鱈科鱈屬的海洋魚類動物。鱈魚的體延長,稍側扁,尾部向後漸細,一般體長25-40釐米;頭大、口大,上頜稍長於下頜,下頜有一條頦須;體被小圓鱗,側線鱗不明顯;背鰭三個,臀鰭兩個;背面及上側面爲灰褐色,有很多不規則的棕色和黃色斑紋;腹面爲灰白色,各鰭均爲灰色。

棲息環境

鱈魚夏、秋季棲息於冷水區域,爲羣居魚類,大部分生活在水溫爲0~16℃的寒冷海里,成魚主要棲息在175-225米水層,幼魚在80-100米,冬季洄游到水深50-80米的沿海泥底海域越冬。

生長習性

鱈魚成、幼魚均有晝夜垂直移動的習性,成魚有從深水向淺水產卵洞遊、幼魚有集羣分佈的習性。以無脊椎動物及小型魚類爲食,如磷蝦、糠蝦、胡瓜魚、毛鱗魚等。夏、秋季棲息於黃海冷水區,冬季洄游於水深50~80m的沿海泥底區越冬。通常會結成魚羣進行長距離的遷徙和捕食活動,爲底層冷水性聚羣魚類。鱈魚主要以小型魚類、甲殼類、軟體動物等爲食。

分佈範圍

鱈魚廣泛分佈於世界的各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北部寒冷海域也均有分佈;原產於從北歐至加拿大及美國東部的北大西洋寒冷水域。目前的主要出產國是冰島、加拿大、俄羅斯、挪威及日本的北海道。鱈魚在中國主要分佈於黃海、渤海以及東海北部等海域,其主要漁場在黃海北部、山東高角東南偏東和海洋南部及東南海區,是北方沿海出產的海洋經濟魚種之一。

繁殖方式

鱈魚鱈魚繁殖力強,一般4-5齡性成熟。產卵期在12月到翌年4月,盛期在1-2月,一次可產300萬-400萬粒卵,沉性卵,卵徑爲0.98-1.05mm,卵期爲1-3月上旬,受精卵在6-7℃水溫下12-17天孵出。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鱈魚其味鹹、性微寒;歸脾、胃經,據《中國常見藥用動物》記載:“滋補強身,和中健脾。”對胃氣不舒、水腫等有食療輔助康復的功效。

營養價值

鱈魚的肉質白細鮮嫩,厚實刺少,肉味甘美,清口不膩,是世界上許多國家都的主要食用魚類。鱈魚低脂肪、刺少,是老少皆宜的營養食品。鱈魚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D、鈣、鎂、硒等營養元素

鱈魚其蛋白含量比三文魚、鯽魚、鯧魚和帶魚都高;而脂肪含量要比帶魚低7倍,比三文魚低17倍左右。鱈魚魚脂中含有球蛋白、白蛋白等,還含有兒童發育所必需的各種氨基酸,其比值和兒童的需要量非常相近,十分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鱈魚的肝臟大且含油量高(含油量20-40%),除了富含普通魚油所有的DHA和EPA外,還富含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A、D、E以及其他多種維生素,是提取魚肝油的優質原料。鱈魚肝油中這些營養成分的比例,正是人體每日所需要量的最佳比例。另外,鱈魚肉中含有豐富的鎂元素,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對心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因此,鱈魚在歐洲被譽爲“海中黃金”和“餐桌上的營養師”。

鱈魚還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魚肉可活血祛瘀;魚鰾可補血止血;魚骨可治療腳氣;魚肝油可斂瘡清熱消炎,抑制結核桿菌,消滅傳染性創傷中存在的細菌,其製成的藥膏能迅速液化壞疽組織;鱈魚胰腺含有大量的胰島素,可以從1kg胰腺中提取12000IU胰島素,有較好的降血糖作用。

經濟價值

鱈魚的魚肉可以加工飼料、魚粉,肝可用於製取魚肝油,胰可制胰島素,鱈魚肝油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痛風、皮膚疾患者慎食鱈魚。

魚粉是用經濟價值較低、鮮度比較差的魚類以及水產品加工的下腳料等爲原料,經去油、脫水、粉碎加工後的高蛋白質飼料。全世界的魚粉生產國主要有新西蘭、祕魯、丹麥、智利、挪威、日本等國,其中祕魯與智利的出口量約佔總貿易量的70%。中國魚粉產量不算很高,主要產地在浙江、山東,其次爲河北、天津、福建、廣西等省市,山東主要集中在青島。20世紀末期,每年中國大約進口魚粉70萬噸,約80%來自祕魯,10%來自智利,還有少量來自日本、美國及一些東南亞國家。

本文鏈接:https://www.hhbky.com/huayu/nonglinmuyu/354843.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花卉百科園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