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花卉百科園 > 花語大全 > 農林牧漁 > 銀魚 銀魚百科
手機版

銀魚 銀魚百科

來源:花卉百科園 閱讀:4.21K 次

銀魚是鮭形目銀魚科魚類的總稱,又名繪殘魚、銀條魚、麪條魚、大銀魚。銀魚體細長形,除雄魚沿臀鰭基上方有1縱行鱗外均無鱗;最大個體如大銀魚亦僅約150毫米,一般更短小;銀魚的頭骨很薄且透明,用肉眼自外邊即可看到它的腦與兩側內耳處三個半規管的形狀。活魚及鮮魚爲銀白色,故名銀魚。壽命只有一年。

銀魚僅分佈於中國、朝鮮及日本。在中國分佈於南海北部近海,到東海、黃海、渤海。大部分爲近海海魚,有些有海河洄游習性。銀魚食浮游生物,以橈足類爲主,也食小蝦和魚苗。幼魚一年成熟後,從近海遊至江河產卵,親魚繁殖後極其瘦弱,甚至死亡。

銀魚 銀魚百科

形態特徵

銀魚,體細長。近圓筒形,後段略側扁,體長約12釐米。頭部極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長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頜等長;前上頜骨、上頜骨、下頒骨和口蓋上都生有一排細齒,下頜骨前部具犬齒1對。下頜前端沒有聯合前骨,但具一肉質突起。背鰭Ⅱ11~13,略在體後3/4處。胸鰭8~9,肌肉基不顯着。臀鰭Ⅲ23~28,與背鰭相對;雄魚臀鰭基部兩側各有一行大鱗,一般爲18~21個。背鰭和尾鰭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鰭。體柔軟無鱗,全身透明,死後體呈乳白色。市面上部分銀魚爲保鮮和保色用硫磺燻蒸,靜置後呈土黃色,應注意不要購買。體側各有一排黑點,腹面自胸部起經腹部至臀鰭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點,沿臀鰭基左右分開,後端合而爲一,直達尾基。此外,在尾鰭、胸鰭第一鰭條上也散佈小黑點。珠湖銀魚因爲個體較小,肉質透明性較好,黑點透射使整體呈亮灰色時爲上品。

生活習性

棲息習性

銀魚在池塘中多生活於中下層,除缺氧外,極少發現在上層活動,如池周、池底有水草,往往鑽入其中。仔幼魚有較強的趨光性,夜晚用燈光能將其誘集成羣,因此可用此法來檢查其生長和攝食情況,成魚無此特性。

攝食習慣

銀魚體內並沒有胃來負責消化食物,只有像管子一樣的腸來貯存攝入體內的食物。這種比較特殊的生理結構決定了其不能攝入大量的食物,且攝入的食物體積不應過大。銀魚不同生長週期的攝食量和餵養飼料是存在差異的,幼魚一般以浮游生物或者其代謝物爲食,當銀魚的體型長至一定程度時可以攝入一些體型較小的生物。因此,養殖者餵食銀魚時需要注意在不同時期選用正確的飼料進行餵養。如果選擇錯誤,很可能會導致由於食物攝入不足而出現爭搶食物的現象,這樣就會出現銀魚大規模死亡的現象。

繁殖性能

銀魚的繁殖能力十分驚人,發育成熟的銀魚都會在入冬前後大量進行繁殖,並且持續的時間較長,一般持續三四個月。銀魚的繁殖方式爲體外受精,排出的卵會沉到水體底部,一般30天左右就會完成孵化。銀魚最佳的孵化溫度是5~10℃,在此溫度條件下,可以提高卵的孵化速度及成功率。在每一次的繁殖期,銀魚一般排產2次卵,每次約千顆,銀魚排產卵結束後會在短時間內死亡。

食用價值

營養成分

每100克鮮銀魚中,含蛋白質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1.4克、鈣258毫克、磷102毫克、熱量41千卡,還含有維生素B1、B2、尼克酸等多種營養成分。每100克銀魚乾中,含蛋白質72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質0.5克、鈣761毫克,可食率達100%。

營養功效

1.銀魚是極富鈣質、高蛋白、低脂肪食的魚類,銀魚肉質細膩,無骨無腸,無鱗無刺,可做寶寶輔食。

2.據現代營養學分析,銀魚營養豐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之特點。

3.經乾製後的銀魚營養價值更高,其中以鈣含量最高,居羣魚之冠。據美國科學家研究顯示,食用高鈣食品,能有效地預防大腸癌的發生,所以,銀魚是不可多得的抗衰老、防癌美食。

4.明代醫學泰斗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銀魚:“食之甚美味甘無毒,可作‘羹食’,寬中健胃,補肺清全,滋陰火,補虛勞。”《食療本草》也載有“銀魚利水,潤肺止咳”的作用。

養殖技術

養殖環境

銀魚適合在較大水域生長,近幾年在北方地區大中型水庫養殖不少。銀魚體小嬌嫩,游泳能力相對較弱,人工養殖銀魚要求養殖水域水位相對穩定,水質清新無污染,理化性質適中,中上層水體有空閒環境,浮游動物資源比較豐富,中上層兇猛魚類較少,有適宜的繁殖場所。應選擇老口池塘,要求水質清新、無污染、避風向陽、進排水方便。單池面積0.2~0.3公頃,套養池面積0.3~0.6公頃,池深2米以上,底泥厚0.2米,池周有適量水草。

銀魚生長適宜水溫爲15~17℃,冬季產卵,產卵水溫爲0.5~9.6℃,透明度爲20~350釐米,水深2~15米,底質以泥沙、沙礫等硬底爲好。由於銀魚前期以浮游動物爲食,因此水體中應有較高的生物量,養殖水城應有水生植物、浮游動物。小雜魚蝦是銀魚的後期餌料,應注意留有適宜比例。

繁育方式

1.孵化池孵化

銀魚在卵胚胎期放養效果比魚苗好,出膜前1周放入池中孵化。每667平方米(1畝)放2萬粒受精卵,9~10月可捕獲大銀魚30千克。如放養量太大,會造成仔幼苗餌料不足,此時池水深以1~1.5米爲宜。銀魚受精卵和處於內外混合營養期的仔魚,在水溫驟降6~8.5℃情況下,均可正常孵化和成活,因此這2個階段均可投放。因銀魚胚胎髮育全過程是在水底進行的,所以投放點應選擇避風、向陽、離岸邊1~2米的地方,要求投放點水底以泥沙或沙礫底爲好,以輪蟲等小型餌料生物比較豐富的庫灣最好。要多選擇投放點,以免投放不當造成失敗,投放時先將卵袋浸入水中,同化溫度,待溫差小於2℃後,將受精卵緩慢而均勻地倒入水中。在孵化池內加入過濾後的水,水深5~7釐米,剔除受精袋中不成熟的卵塊和雜質,然後把受精卵放入孵化池內,密度爲每平方米50萬粒。每天早晨用吸管剔除未受精的死卵,每天換1/3~1/2過濾後的水,水溫差不超過1℃。未受精卵泛白漂浮在上層,受精卵下沉快,透明晶亮。一般6~8天完成孵化。

2.網箱孵化

網箱規格一般以1米×1米×0.3米爲宜,便於操作管理,用細紗布或80目尼龍篩絹布製作,上蓋稀網布,待銀魚苗孵化後自動游出,放卵密度爲每平方米50萬粒,沉入水下2米處,根據水質情況定期檢查魚卵發育情況和洗刷網箱,避免缺氧。

3.培育技術

仔魚以輪蟲和無節幼體爲食,孵出10天開食,開食後3天,若無餌料便會死亡,因此放養池要提前施足肥,保證開食時有足夠的餌料。培育餌料施用充分發酵的糞肥,並適當施用石灰水,經10~15天,水質轉濃,輪蟲就能達到相當密度。銀魚幼魚期可勤施肥,施肥量根據水色和水溫控制,儘量使池水透明度達到40釐米以上,水深保持2米。

成魚飼養

1.成體移植

銀魚由於體表無鱗,個小嬌嫩,氣溫在20℃時出水很容易死亡,水庫養銀魚,低溫圍網捕撈及運輸,效果比較理想,僅2年即形成捕撈產量。

2.供給充足餌料

成魚期(全長40毫米以上)攝食量大,生長速度顯著加快,必須勤施肥以維持浮游生物的密度。施肥時應施腐熟發酵肥,也可少量潑灑豆漿,每天每667平方米水面用250~500克黃豆,具體可根據水質情況靈活掌握。

3.嚴防浮頭

銀魚對溶氧量要求比普通魚類高,混養時總是首先浮頭。水溫20℃時,就出現浮頭,如不立即採取急救措施,可能發生大批量死亡。預防浮頭一般要減少施肥量,不使餌料生物過量繁殖。如水過肥,應儘快更換新鮮水,必要時可使用增氧機或增氧劑增氧。

4.注意食性轉化

銀魚食性有一個轉化期,從攝食枝角類和橈足類動物逐步向肉食性轉化。發現體長接近80毫米的銀魚腸管內有魚、蝦時,說明食性正在轉化,應及時引入小型魚蝦,並保持一定的密度,以促進大銀魚生長。長江流域5月可引入適量抱卵青蝦,孵出的仔蝦正好供大銀魚轉食期食用。高溫季節應使池水深度保持在2.5米以上,必要時採用遮陽措施,以防止高溫危害。

疫病防治

銀魚冬季產卵,其孵化期長達1個月左右,在漫長的孵化期內容易滋生水黴病。水黴病主要危害魚種、成魚,四季均可流行,尤以春季爲甚。症狀:病魚體表長有許多棉絮狀菌絲,焦躁不安,運動失常,最後因拒食而死。

防治方法:在魚種練網、起捕、轉運、入箱等操作過程中,要小心謹慎,勿使魚體受傷;用食鹽和小蘇打合劑遍酒,用量爲食鹽和小蘇打各400毫升。

捕撈方法

銀魚在種羣達到最大生物量時應進行捕撈,在性腺開始發育,體長、重量的增速趨緩時,種羣生物量達到最大,進行漁業捕撈作業比較合理。因此,銀魚一般以達到7月齡時捕撈最爲適宜。合理安排漁獲季節,充分利用生物餌料。水域中銀魚的生物餌料只要爲浮游動物,其生物量隨季節變化而變化,高峯期通常出現在夏季,春、秋兩季次之,冬季最少。因此,捕撈期要避開夏、秋季節,以便充分利用生物餌料。一般在秋末冬初進行捕撈較爲合理。另外需要注意避開繁殖期進行捕撈,捕撈時間一般在每年的10~11月比較合適。銀魚捕撈一般採取拖網捕撈,此方法適用於萬畝以上的湖泊和水庫等大水域;另外可利用半球形繒網燈光透捕。

本文鏈接:https://www.hhbky.com/huayu/nonglinmuyu/354842.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花卉百科園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