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花卉百科園 > 養花 > 植物知識 > 杜鵑花 杜鵑花百科
手機版

杜鵑花 杜鵑花百科

來源:花卉百科園 閱讀:2.82W 次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爲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豔麗。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爲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該物種因花冠鮮紅色,爲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世界各公園中均有栽培。中國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花爲省花,定爲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1985年5月杜鵑花被評爲中國十大名花之六。

杜鵑花 杜鵑花百科

杜鵑花生長環境

杜鵑是中國三大自然野生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四大高山花卉之一,是重要的森林植被組成種類。[10]杜鵑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喜歡酸性土壤,在鈣質土中生長得不好,甚至不生長。因此土壤學家常常把杜鵑作爲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杜鵑性喜涼爽、溼潤、通風的半陰環境,既怕酷熱又怕嚴寒,生長適溫爲12℃至25℃,夏季氣溫超過35℃,則新梢、新葉生長緩慢,處於半休眠狀態。夏季要防曬遮陰,冬季應注意保暖防寒。忌烈日暴曬,適宜在光照強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長,光照過強,嫩葉易被灼傷,新葉老葉焦邊,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鵑要採取措施進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觀賞類的杜鵑中,西鵑抗寒力最弱,氣溫降至0℃以下容易發生凍害。

杜鵑花分佈範圍

杜鵑原產於東亞,廣泛分佈於歐洲、亞洲、北美洲,主產東亞和東南亞,形成本屬的兩個分佈中心,2種分佈至北極地區,1種產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不產。中國除新疆、寧夏地區外,各地均有,但集中產於西南、華南地區(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

杜鵑花繁殖方法

杜鵑的繁殖,可以用扦插、嫁接、壓條、分株、播種五種方法,其中以採用扦插法最爲普遍,繁殖量最大;壓條成苗最快,嫁接繁殖最複雜,只有扦插不易成活的品種才用嫁接,播種主要用培育品種。

自然條件下,杜鵑主要通過種子繁殖進行自然更新和種羣擴張。研究表明該屬植物種子沒有休眠,爲正常型種子,外界生態因子特別是溫度、光照和土壤基質均顯著影響種子的萌發。此外,大量的研究亦表明,該屬植物種子爲需光性種子,種子在黑暗條件下不能萌發或萌發率較低,光照能顯著提高種子的萌發率。

扦插

此法應用最廣,優點是操作簡便、成活率高、生長迅速、性狀穩定。①時間,西鵑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毛鵑在6月上、中旬,春鵑、夏鵑在6月中下旬,此時枝條老嫩適中,氣候溫暖溼潤。②插穗,取當年生剛木質化的枝條,帶踵掰下,修平毛頭,剪去下部葉片,保留頂部3片至5片葉,保溼待插;③扦插管理,扦插基質可用蘭花土、高山腐殖土、黃心土、蛭石等,扦插深度以穗長的1/3至1/2爲宜,扦插完成後要噴透水,加蓋薄膜保溼,給予適當遮蔭,一個月內始終保持扦插基質溼潤,毛鵑、春鵑、夏鵑約一個月即可生根,西鵑約需60天至70天。

採用扦插繁殖,扦插盆以20釐米口徑的新淺瓦盆爲好,因其透氣性良好,易於生根。可用20%腐殖園土、40%馬糞屑、40%的河沙混合而成的培養土爲基質。扦插的時間在春季(5月)和秋季(10月)最好,這時氣溫在20-25℃之間,最適宜扦插.扦插時,選用當年生半木質化發育健壯的枝梢作插穗,用極鑷利的媳按刀;帶節切取6-10釐米,切口要求平滑整齊,剪除下部葉片,只留頂端3-4片小葉。購買維生素B12針劑1支,打開後,把扦插條在藥液中蘸一下,取出晾一會即可進行扦插。插前,應在前一天用噴壺將盆內培養土噴潮,但不可噴得過多,到第二天正好嘲潤,最適合扦插。插的深度爲3-4釐米。插時,先用筷子在土中攢個洞,再將插穗插入,用手將士壓實,使盆土與插穗充分接觸,然後澆一次透水。插好後,花盆最好用塑料袋罩上,袋口用帶子紮好,需要澆水時再打開,澆實後重新紮好。扦插過的花盆應放置在無陽光的直曬處,扦插的盆土10天內每天都要噴水,除雨天外,陰天可噴1次,氣候乾燥時宜噴2次,但每天噴水量都不宜過多。10天后仍要經常注意保持土壤溼潤。4-5星期內要遮蔭,直至萌芽以後纔可逐漸讓其接受一些陽光。一般約需2個月後生根。此後只需要在中午遮蔭2-3小時,其餘時間可任其接受光照,以利在其光合作用中自行製造養分。

壓條

一般採用高技壓條。杜鵑壓條常在4-5月間進行。具體操作法是:先在盆栽的杜鵑的母株上取2-3年生的健壯枝條,離枝條頂端10-12釐米處用鋒利的小刀割開約1釐米寬的一圈環形枝皮,將韌皮部的篩管輕輕剝離乾淨,切斷葉子製造有機物向下輸送的渠道,使之聚集,以加速細胞分裂而形成瘤狀突起,萌發根芽。然後用一塊長方形塑料薄膜鬆鬆地包卷兩圈,在環形切口下端2-3釐米處用細繩紮緊,留塑料薄膜上端張開成喇叭袋子狀,隨即將潮溼的泥土和少許苔蘚填入,再把袋形的上端口紮緊,將花盆移到陽光直射不到的地方做日常管理。澆水時應向葉片噴水,讓水沿着枝幹下流,慢慢滲入袋中,保持袋內泥土經常溼潤,以利枝條上傷口癒合,使之及早萌生新的根鬚。大約在3-4個月後根鬚長至2-3釐米長時,即可切斷枝條,使其離開母株,栽入新的盆土中。

嫁接

可一砧接多穗,多品種,生長快,株形好,成活率高。①時間,5月至6月間,採用嫩梢劈接或腹接法;②砧木,選用2年生的毛鵑,要求新梢與接穗粗細得當,砧木品種以毛鵑“玉蝴蝶”、“紫蝴蝶”爲好。③接穗,在西鵑母株上,剪取3釐米至4釐米長的嫩梢,去掉下部的葉片,保留端部的3片至4片小葉,基部用刀片削成楔形,削麪長約0.5釐米至1.0釐米。5嫁接管理,在毛鵑當年生新梢2釐米至3釐米處截斷,摘去該部位葉片,縱切1釐米,插入接穗楔形端,皮層對齊,用塑料薄膜帶綁紮接合部,套正塑料袋扎口保溼;置於蔭棚下,忌陽光直射和暴曬。接後7天,只要袋內有細小水珠且接穗不萎蔫,即有可能成活;2個月去袋,翌春再解去綁紮帶。

播種

杜鵑絕大多數都能結實採種,僅有重瓣不結實。一般種子的成熟期從每年的10月-1月,當果皮由青轉黃至褐色時,果的頂端裂開,種子開始散落,此時要隨時採收。末開裂的變褐均採下來,放在室內通風良好處攤涼,使之自然開裂,再去掉果殼等雜質,裝入紙袋或布袋中,保存在陰涼通風處。如果有溫室條件,隨採隨播發芽率高。一般播種時間3-4月份,採用盆播,因爲種子小,把盆裏外洗乾淨,放在陽光下曬乾,滅菌消毒,土壤也滅菌消毒,裝盆±要通透性好的、溼潤肥沃含有豐富的有機質的酸性土。爲了出苗均勻,種子摻些細土,撒入盆內上面蓋一層薄細土,澆水用窨水法滲入盆內,把盆放在前窗臺上,蓋一層玻璃或塑料薄膜,目的是提高盆內溫度。小苗出土後,逐漸減少覆蓋時間,因苗嫩小,注意溫變,突然高低變化,強光的照射。苗長得很慢,5-6月份才長出2-3片真葉,這時在室內做第一次移栽,株行距2-3釐米,苗高2-3釐米(大約11月份),大苗移栽在10釐米盆中一株,小苗栽三株。用細噴壺澆水和淡肥水。播種後第二年春季出花房,放在蔭棚下養護。6月換13.3釐米盆中,第三年植株有20釐米高,已有分枝幾個也有花蕾出現,換16.7釐米盆中,以後根據植株的大小,逐年換盆。

杜鵑花栽培技術

土壤

杜鵑是喜蔭的植物,太陽的直射對它生長不利,所以杜鵑專類園最好選擇在有樹影遮蔭的地方,或者在做綠化設計時,就考慮到這一點,有意地在專類園中配置喬木。杜鵑喜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但由於各專類園和景觀都要用水泥做道路和鋪裝,使得杜鵑栽植地土壤板結,鹼性嚴重,所以必須把栽植地的土壤進行更換,並加一定量的泥炭土。

長江以北均以盆栽觀賞。盆土用腐葉土、沙土、同土(7:2:1),攙入餅肥、廄肥等,拌勻後進行栽植。一般春季3月上盆或換土。長江以南地區以地栽爲主,春季萌芽前栽植,地點宜選在通風、半陰的地方,土壤要求疏鬆、肥沃,含豐富的腐殖質,以酸性沙質壤土爲宜,並且不宜積水,否則不利於杜鵑正常生長。栽後踏實,澆水。

栽種

杜鵑最適宜在初春或深秋時栽植,如在其它季節栽植,必須架設蔭棚,定植時必須使根系和泥土勻實,但又不宜過於緊實,而且使根莖附近土壤面呈弧形狀態,這樣既可保護植株淺表性的根系不受嚴寒的凍害,又有利於排水。

溫度

4月中、下旬搬出溫室,先置於背風向陽處,夏季進行遮蔭,或放在樹下疏蔭處,避免強陽光直射。生長適宜溫度15-25℃,最高溫度32℃。秋未10月中旬開始搬入室內,冬季置於陽光充足處,室溫保持5-10℃,最低溫度不能低於5℃,否則停止生長。

澆水

杜鵑對土壤乾溼度要求是潤而不溼。一般春秋季節,對露地栽種的杜鵑可以隔2-3天澆一次透水,在炎熱夏季,每天至少澆一次水。日常澆水,切忌用鹼性水,澆水時還應注意水溫不宜過冷,尤其在炎熱夏天,用過冷水澆透,造成土溫驟然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植株生理平衡。

栽植和換土後澆1次透水,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以利根部成活生長。生長期注意澆水,從3月開始,逐漸加大澆水量,特別是夏季不能缺水,經常保持盆土溼潤,但勿積水,9月以後減少澆水,冬季入室後則應盆土乾透再澆。

溼度

杜鵑喜歡空氣溼度大的環境,但有些杜鵑專類園都建在廣場、道路兩旁,空氣流動快,比較乾燥,所以必須經常對杜鵑葉片進行噴水或對周圍空氣進行噴霧,使杜鵑園周圍空氣保持溼潤。

施肥

在每年的冬末春初,最好能對杜鵑園施一些有機肥料做基肥。4-5月份杜鵑開花後,由於植株在花期中消耗掉大量養分,隨着葉芽萌發,新梢抽長,可每隔15天左右追一次肥。入伏後,枝梢大多已停止生長,此時正值高溫季節,生理活動減弱,可以不再追肥。秋後,氣候漸趨涼爽,且時有秋雨綿綿,溫溼度宜於杜鵑生長,此時可做最後一次追肥,入冬後一般不宜施肥。

合理施肥是養好杜鵑的關鍵,喜肥又忌濃肥,在春秋生長旺季每10天施1次稀薄的餅肥液水,可用淘米水、果皮、菜葉等漚制發酵而成。在秋季還可增加一些磷、鉀肥,可用魚、雞的內臟和洗肉水加淘米水和一些果皮漚制而成。除上述自制家用肥料外,還可購買一些家用肥料配合使用,但切記要“薄”肥適施。入冬前施1次乾肥(少量),換盆時不要施盆底肥。另外,無論澆水或施肥時用水均不要直接使用自來水,應酸化處理(加硫酸亞鐵或食醋),在pH值達到6左右時再使用。

修剪

修剪整枝是日常維護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它能調節生長髮育,從而使長勢旺盛。日常修剪需剪掉少數病枝、纖弱老枝,結合樹冠形態刪除一些過密枝條,增加通風透光,有利於植株生長。對於杜鵑園須經常檢查,發現有枯枝、病枝,應及時清除,以減少病蟲害在杜鵑中蔓延。

蕾期應及時摘蕾,使養分集中供應,促花大色豔。修剪枝條一般在春、秋季進行,剪去交叉枝、過密枝、重疊枝、病弱枝,及時摘除殘花。整形一般以自然樹形略加人工修飾,隨心所欲,因樹造型。

花期

若想春節見花,可於1月或春節前20天將盆花移至20℃的溫室內向陽處,其他管理正常,春節期間可觀花。若想“五一”見花,可於早春萌動前將盆移至5℃以下室內冷藏,4月10日移至20℃溫室向陽處,4月20日移出室外,“五一”可見花。因此,溫度可調節花期,隨心所願,四時開放,另外,花後即剪的植株,10月下旬可開花;若生長旺季修剪,花期可延遲40天左右;若結合扦插時修剪,花期可延遲至翌年-2月。因此,不同時期的修剪,也影響花期的早晚。

杜鵑花病蟲防治

病害

杜鵑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褐斑病、黑斑病、葉枯病、缺鐵黃化病等。杜鵑患根膊病後,生長衰弱,葉片萎蔫,乾枯,根系表面出現水漬狀褐色田塊,嚴重的軟腐,逐漸腐爛脫皮,木質部變黑。此病在溫度高、溼度大的環境下最易發生。防治方法是在翻盆前對培10土嚴格消毒,並保持土境硫鬆、溼潤、使其有良好的通透性,避免積水。如果發現植株患病,要及時處理病株及盆土。治療時,可用0.1%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或2%的硫酸亞鐵淋洗病株,再用清水沖洗後重新上盆。用70%的託布津可溼性粉劑加1000倍水製成溶液噴灑盆土,可以治好。

褐斑病:是杜鵑一種主要病害。病害初發時,葉面上出現褐色小斑點,逐漸發展成不規則狀大斑點,病斑上產生許多黑色或灰褐色小點,使受害葉片變黃、脫落,影響當年開花及來年花蕾的發育。這種病常發生於梅雨季節溼度大的時候。治療方法是平時要注意讓植株通風透光,不使溼度過大,並增施有機肥及氮磷鉀混合肥,增強植株抗侵染及生長能力。如果發現病葉要及時摘除,集中燒燬。病害發生初期,噴灑0.5%波爾多液或0.4波美度石硫合劑,並加4%麪粉增加粘附力。葉斑病、黑斑病也可以用同樣方法治療。

黃化病:缺鐵黃化病常發生在土壤偏鹼的地區,病情輕時,只出現植株遲綠現象;嚴重時,葉組織可全部變黃,葉片邊緣枯焦。發病時,以植株頂梢的葉片上表現最爲明顯,一般皆由內部缺鐵所造成。防治方法是改變土壤中缺鐵性質,降低土壤鹼度。增施有機肥改造粘質土壤。對缺鐵植株可直接噴灑O.2%一0.3%硫酸亞鐵液。也可在植株周圍土壤上用筷子戳幾個深15釐米左有的孔,用1:30的硫酸亞鐵水溶液慢慢注入,將孔注滿,以增加土壤酸性、減少鹼性。

黑斑病:發病情況及發病環境條件與褐斑病類似,防治也可採用類似辦法。

蟲害

杜鵑常見的蟲害有:紅蜘蛛、軍配蟲、蚜蟲、短鬚蝸等。紅蜘蛛體形微小,但對杜鵑危害嚴重。高層樓房萌養杜鵑最容易出現此類蟲害。防治方法是進行人工捕殺。藥物殺蟲可用5度的石硫合劑噴樂,也可用胡桃葉、央竹桃葉、青篙各等份扔碎浸泡出液汁,加水稀釋後ll灑,用1000信水的敵敵畏液噴灑殺滅也是好辦法。

軍配蟲:軍配蟲成蟲體小而扁平,長約4毫米,黑色,是對常綠杜鵑危害最嚴重的一種害蟲,常在葉片背後刺吸葉液爲害,被害處葉面上面出現黃白色斑點,使葉片脫落,造成樹勢衰弱,影響生長及開花。溫室中杜鵑極易發生此蟲。防治方法主要是用藥物噴殺。可用90%敵百蟲原藥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或50%殺螟鬆乳劑1000-1500倍液噴灑防治。

蚜蟲:主要危害杜鵑幼枝葉,輕者可使葉片失去綠色,重者使葉片捲縮,變硬變脆,不能吸收養分,影響開花。防治方法是平時要特別注意越冬期的蚜蟲,入冬後可在植株上噴灑一次5度的石硫合劑,消滅越冬蟲卵,鏟去花卉附近雜草,消滅蟲源。在蚜蟲危害期,用40%的樂果或氧化樂果加1200倍水製成溶液進行連續噴治,3-4次即可見效。

短鬚峨:是杜鵑重要害蟲之一,常在葉片背面主脈附近刺吸汁液,使葉背形成許多油漬田塊,最後引起葉片脫落。此蟲倒卵形,體長約0.3毫米,體扁平,體色有紅、暗紅、木紅,體背有不規則黑色斑點,體側有不規則黑色斑塊。此蟲以夏季天熱乾燥時最多見,降雨量多時隨即減少。防治方法是在10月中下旬和早春3月各噴一次波美0.5度石硫合劑成噴25%殺蟲脹水劑500倍液。

杜鵑花主要價值

觀賞

杜鵑枝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園林中最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岩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於疏林下散植。杜鵑也是花籬的良好材料,毛鵑還可經修剪培育成各種形態。杜鵑專類園極具特色。在花季,杜鵑給人熱鬧而喧騰的感覺;非花季,杜鵑深綠色的葉片很適合栽種在庭園中做爲矮牆屏障。

藥用

根(杜鵑根):酸、甘、溫。活血,止痛,祛風,止痛。用於吐血、衄血,月經不調,崩漏,風溼痛,跌打損傷。葉(杜鵑葉):酸,平。清熱解毒,止血。用於癰腫疔瘡,外傷出血,癮疹。花(杜鵑):酸、甘,溫。活血,調經,祛風溼。用於月經不調,經閉,崩漏,跌打損傷,風溼痛,吐血,衄血。

【佤藥】歹哩啞:花、果實治療月經不調,閉經,跌打損傷,風溼痛,吐血,衄血;根治療風溼性關節炎,跌打損傷,崩漏,腸風下血,閉經《滇藥錄》。

檢測

杜鵑能監測有毒氣體,當空氣中有二氧化硫、一氧化氮時,杜鵑葉片會出現斑紋,邊緣開始枯萎。

經濟

有的葉花可入藥或提取芳香油,有的花可食用,樹皮和葉可提製烤膠,木材可做工藝品等。高山杜鵑根系發達,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杜鵑花植物文化

詩詞

杜鵑花寓意人們對生活熱烈美好的感情,也象徵着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自唐宋以來,詩人,詞人皆多題詠。美麗的杜鵑花始終閃爍于山野,妝點於園林,自古以來就博得人們的歡心。自唐宋詩人白居易、杜牧、蘇東坡、辛棄疾、至明清楊升庵、康熙帝都有讚譽杜鵑花的佳作。

大詩人李白見杜鵑花想起家鄉的杜鵑鳥,觸景生情,懷念家鄉,寫出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名花評比

1985年5月杜鵑花被評爲中國十大名花之六。

典故

關於杜鵑花和杜鵑鳥,還有個優美而離奇的傳說。相傳遠古時蜀國國王杜宇,很愛他的百姓,禪位後隱居修道,死了以後化爲子規鳥(有名子鵑),人們便把它稱爲杜鵑鳥。每當春季,杜鵑鳥就飛來喚醒老百姓“塊塊布穀!快快布穀!”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鮮血灑在得上,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

滿山遍野的杜鵑花,是由於千千萬萬烈士的鮮血染成的。它記載了那段悲壯的抗戰。杜鵑花,它已經融入中國悠久歷史文化,它成爲了歷史的點綴品,

市花

中國長沙、無錫、九江、鎮江、大理、嘉興等城市。

郵票

1991年6月25日,中國郵電部發行了一套“杜鵑花”郵票,同時還發行了一枚小型張,整套票共8枚,由曾孝濂設計,第一枚郵票圖案爲馬纓杜鵑;第二枚黃杜鵑;第三枚映山紅;第四枚棕背杜鵑;第五枚凝毛杜鵑;第六枚雲錦杜鵑;第七枚大樹杜鵑;第八枚大王杜鵑。小型張郵票圖案爲黃杯杜鵑。

這套《杜鵑花》特種郵票,選取的是中國杜鵑花中的名貴品種。設計者採用中國花鳥畫中折技的形式構圖,花葉的輪廓以中國工筆畫的技法用墨線勾勒,在着色上又運用西洋畫的明暗對比方法,使畫面層次分明,富有立體感,較好地反映出杜鵑花的風貌。

杜鵑花語:永遠屬於你,愛的喜悅。

杜鵑花語:愛的快樂、鴻運高照、奔放、清白、忠誠、思鄉。

杜鵑花語:繁榮吉祥,堅韌樂觀,事業興旺。《草花譜》有云:“映山紅若生滿山頂,其年豐穩,人競採之。”

西方對杜鵑也有特殊的愛好。他們認爲杜鵑花繁.是“鴻運高照,生意興隆”的好兆頭,特別是全紅的杜鵑更是如此。

對於白色的杜鵑,則認爲清麗脫俗,男女之間相互贈送,更顯得高雅。對於紅白相間的杜鵑,則含義更爲深沉,表示:希望與你融合無間,共同創造美好的明天。

本文鏈接:https://www.hhbky.com/yanghua/zhiwuzhishi/355567.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花卉百科園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