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花卉百科園 > 養花 > 盆景藝術 > 黃刺梅的栽培技術
手機版

黃刺梅的栽培技術

來源:花卉百科園 閱讀:2.5W 次
黃刺梅的栽培技術
1生物學特性
  黃刺梅爲薔薇科、薔薇屬落葉灌木,株高3m左右,分櫱枝密集,外緣枝開展,小枝褐色或紅褐色,有寬扁的硬皮刺。單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7~15枚,小葉片近圓形或橢圓形,邊緣有圓鈍鋸齒,兩面無毛;托葉很小,帶狀或披針形,下部與葉柄連生。花單生於葉腋,無苞片,萼片披針形,花朵直徑約4cm,黃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微凹,花形有單瓣、重瓣之分,花期4~5月。重瓣品種花後一般不結實,而單瓣品種則有較高的結果率,果實近球形,8~9月成熟後爲紅褐色。
  2生態習性
  黃刺梅性喜溫暖溼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稍耐陰,耐寒冷和乾旱,怕水澇。多生長在海拔600~1 200m的向陽坡灌木叢中。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貧瘠、鹼性土壤中都能正常生長,因此最好種植在向陽、乾燥的地方,廕庇處則因光照不足而使枝條生長細弱,開花稀少,花朵變小。
  3繁殖方法
  3.1分株一般在3月中下旬,芽萌動之前進行。分株前先將枝條重剪,將整個植株全部挖起,分成幾份,每份至少要帶3~5根枝條和部分根系。苗木栽植後澆1次透水,以保證成活。
  3.2壓條在生長季節進行,以7月成活率最高,方法是將當年生的嫩枝壓入土中,很容易生根,翌年春季與母株分離移株。
  3.3扦插進入雨季後,剪取1、2a生植株上健壯的當年生的木質化枝條做插穗,每段長10~15cm,留上部的2~3片葉,爲了促進生根,用ABT生根粉對插穗扦插部分浸泡處理,處理濃度爲50ppm至100ppm,處理時間爲24h,然後插入沙土深度的一半,以後保持土壤溼潤,約40~50d生根,翌年春季移栽。
  3.4播種多用於單瓣品種的繁殖,秋季果實成熟後取出種子,沙藏越冬,第2年春季播種,種子具有很高的出苗率。
  此外,對於重瓣品種的黃刺梅,還可用單瓣黃刺梅或2a生的薔薇做砧木,進行嫁接繁殖。
  4栽培管理
  黃刺梅的管理粗放,移栽時,在穴內施少量腐熟的堆肥或其它有機肥作基肥,栽後澆透水,隔3d左右再澆1次,便可成活,成活後一般不需再施肥,但爲了使其枝繁葉茂,可隔年在花後施1次追肥。澆水應視乾旱情況,一般在花前要澆1次水,入冬前澆足越冬水,雨季還要排水防澇。冬季落葉後進行修剪,將枯枝、老枝、細弱枝、病蟲枝剪去,過長的枝條剪短,對於生長多年的老枝可疏剪內膛過密枝,以增加植株內部的通風透光,有利於第2年的生長。對1~2a生枝條最好少剪,以免減少開花量。
  5病蟲害防治
  黃刺梅的病害主要是白粉病,發病時,葉片兩面佈滿白粉,使葉片皺縮,後期在葉面着色許多黑色小點。初侵染期噴1次15%的粉鏽寧,兌水700~1 000倍。生長期噴50%代森鋅1 0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50%多菌靈800倍液。另外,消滅病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白粉病多以其閉囊殼隨病葉等落入地面或表土進行傳染,因此一定要及時清除病落葉,並進行翻土。黃刺梅的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等,可用50%的敵敵畏800倍液或用40%氧化樂果1 000~1 500倍液噴灑防治。
  6園林應用
  6.1單植黃刺梅葉片秀麗,花盛開時,一朵朵金黃色的花與綠葉相襯,顯得格外燦爛醒目,而單瓣品種秋季紅褐色的果實掛滿枝頭,其春季觀花,秋季觀果,夏季則綠葉婆娑,是花、葉、果俱佳的園林花木,這使得它非常適宜單植於開闊空曠的地點,如大片草坪上、花壇的中心、道路的交叉口以及道路轉折點、緩坡、開闊的湖池、河岸邊等處。
  6.2叢植黃刺梅可三五成羣較爲緊密地叢植在一起,也可與其它彩色葉樹種羣植或片植,構成景觀林。
  6.3綠籬黃刺梅分枝性能好,萌櫱力、萌芽力旺盛,可密植成綠籬起到圍擋、遮蓋以及分隔空間的作用。
  6.4道路綠化黃刺梅適應性非常強,可種植在城市道路兩側及分車帶內,高速公路邊坡地上種植,則有不錯的景觀效果。
  6.5庭院綠化黃刺梅造型優美,花形別緻,適合庭院綠化應用。尤其適合種植在松柏等深顏色的常綠樹木前面,其深綠色的背景更能襯托出花色的明麗,也可栽種於建築物的朝陽面或側面,可以極大豐富景觀效果。
本文鏈接:https://www.hhbky.com/yanghua/penjingyishu/65877.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花卉百科園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