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花卉百科園 > 養花 > 盆景藝術 > 漫談山水盆景的新款式
手機版

漫談山水盆景的新款式

來源:花卉百科園 閱讀:2.63K 次

隨着時代的發展,山水盆景的款式已從20餘年前的5~6種,增加到目前的15種之多。這些新出現的款式,都是盆景藝術家們通過對自然山水形貌認真細緻的觀察,再經過綜合、提煉、昇華後的藝術的再現。

(一) 洞窗式 是把自然界中的山洞誇張、變形、藝術化的一種盆景形式。好似在山體中央開了一個大窗戶,觀賞者的視線通過這個洞窗可以看到山峯背面的景物。

加工製作洞窗式山水盆景要注意3點。其一,洞窗要適當的大些,洞窗太小,觀賞者的視線看不到峯巒背面的景物;其二,洞窗基本在山峯的中央位置,略左略右是可以的,但不可偏得太多,一般洞窗上部即是山峯巔部;其三,洞窗應加工成不規則形,切忌成圓形。

有洞窗的山峯實際上是近景,洞窗的後面放置小山石、塔、亭、船爲遠景,這樣的造型增加了景物的層次,也增加了洞窗式盆景的幽深感。一件盆景一般只宜造1~2個洞窗,山洞太多顯得景物支離破碎,反而不美。

漫談山水盆景的新款式

製作洞窗式山水盆景,既可用軟石,也可用硬石。用硬石時對選材要求較嚴格,最好選有凹陷的山石,或兩塊山石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洞窗的材料爲好。

(二) 散置式 散置式山水盆景的造型,比偏重式、深遠式等款式的造型要隨意些,樣式多變,最常見的有兩種,其一,在深遠式盆景的基礎上,在近、中景山石的前後及左右再放置一些高低不一的小峯巒,即成散置式盆景,但原深遠式盆景的中景(即次峯),不可太高,其高度爲近景(主峯)高的2/5左右爲好。

其二,用兩塊有一定姿色和不同高度的山石爲主峯和次峯,主峯、次峯要相距近一些,主峯高度一般以盆長的1/3左右爲好。在主峯的前面和左右再放置一些高低不一的配峯,即散置式盆景。

散置式山水盆景既可用長方形盆,也可用橢圓形盆鉢,但一定注意盆的色澤要和同石色澤協調。

(三) 懸崖式 懸崖式山水盆景是表現自然界懸崖絕壁、挺拔險峻、峭壁 聳崎之景色。在盆景創作過程中又把自然景色加以概括、提煉、昇華,所以製成的盆景比自然景色更理想更優美。

懸崖式盆景可用長方形盆,也可用橢圓形盆。既可用軟石製作,也可用硬石製作。用硬石製作時要求山石形態更嚴格,因爲硬石不像軟石那樣好鋸截和雕琢紋理。但硬石的質地、色澤、紋理比軟石要美,韻味較濃,一般人們偏愛用硬石製作的懸崖式盆景。

懸崖式盆景是最富動勢的造型之一,主峯上部要伸出景物中下部中心線外相當大的一部分,才能呈現懸崖的風韻,這就造成重心的不穩。如果過於求穩,又沒有挺拔險峻之韻味。所以要穩中求險,險中求穩,險與穩協調在同一件盆景之中。懸崖式主峯不但要有一定的傾斜度,有的還要上部大、下部小。險中求穩常駐用的方法有二。一種是加長和主峯向一方向彎曲或傾斜的山腳,形成不規則的“C”形,第二種是加大傾斜主峯背後次峯或山腳的重量,以達到險中求穩的目的。

懸崖式山水盆景既可用兩組山石,也可用三組或四組山石構成,這主要由創作者要表現的主題思想而定。和其它款式的山水盆景一樣,客體組山石的形態和主體組山石英鐘要有差別,其高度一般不超過主峯高度的1/3。只有客體組山石適當的矮些,才能襯托出主體山峯懸崖的氣勢和韻味。

山水盆景的造型與風格

創作立意,是盆景創作的重要的一環。盆景的創作立意,實際上是一個確定意境,並構思、表達這個意境的過程,一般說來有兩種表達方式:①先立意並根據這一立意,經過構思選用適當的樹、石、山。草等素材,在盆盎空間中進行排列組合來完成這一立意。②根據具體的山、草、樹、石的形狀特點,生髮某種立意,然後構思並運用這些山、石、草、樹的形狀特點,進行排列組合來完成某一景觀和意境的構成。由於盆景景觀構成受到具形素材的限制,因此這種立意構思方法是山石及各組合類盆景造型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構思結合製作的方式。

由於山水盆景是山、石、草、樹在盆盎空間中的排列組合,因此這種組合就存在一種山勢或結構組合的規律。

山水盆景一般有景觀造型開合之說,山體構成複雜的山水盆景一般有一個開會或兩個開合或三個開合的取勢方法。開合,就是在山水盆景中具有主、客、散點石等完整山體的構成景觀,當山體擺放在盆盎中時,它能形成盆盎中具有空間位置的視覺單位,由於構成意義上的“張力”作用(全方位雙向輻射),因此人們的視覺心理上造成了一種擴張感(即“勢”),具有佔據空間的效能。同時,因爲它具有三度空間中的方向性(比如山體在盆盎中的朝向),並且非對稱地佔據空間,所以在人們的視覺心理上和畫面上,形成了一種動感。動感的造成,實際上就是點或塊面等視覺單位的展開線在畫面中輻射所造成的不平衡,這和山體決面在“完型空間”中的位置有關。中國山水畫論在談及畫面山體佈局時說:“欲使其右,必先其左,欲使其左,必先其右,欲使其上,必先其下,欲使其下,必先其上。”就精闢地論及了畫面構成動感張力的特點。因此,所謂“勢”,就是山石體面在盆盎中非對稱、有方向地佔據空間時。在人們視覺心理上產生的一種視覺張力和擴張感。正是這種張力和擴張感使我們感覺到盆景景觀造型中,靜止的山體有一種動感,有一種韻律和節奏化的山勢走向。

山水盆景中的“勢”,既然是通過“置陳”而得的(“置陳”指排列組合有如佈陣),那麼在排列組合山體塊面時,山體張力必然形成富有變化的山體張力質即不同的“勢”。一般說來,山水盆景的“勢”包括“起”、“承”、“轉”、“合”、“落”、“結”等幾個方面。

在一個開合格局的山水盆景造型景觀中,我們在盆盎中擺置主山,實際上就是在畫面空間中進行主勢的定位,主勢的定位,我們稱爲“起”勢;

在主山的左邊或右邊錯落地放置僅次於主山的客山,使主山的勢同其他山體的勢之間有一個過渡和承接,我們稱爲“承”勢,“承”勢有兩種,即“正承’與“反承”;

客山一般是同主山相對,與主山走勢有着對立統一關係的山體,在景觀整體畫面中與“主”勢形成了一個總勢的開合,而其勢向與主勢相反,故稱爲“轉”勢;

主山勢頭下落時,有時有過渡,有時無過渡,有過渡就得找過渡山體的落點,而這落點就是“落”勢,一般山水盆景中緊靠主山的陪襯山體是主山體勢的落點。

而主山之勢和客山之勢在盆面空間的結合點就是山水盆景一個開合造型畫面的結點,稱爲“結”勢,這結點通常是用盆景畫面中的散點石來表現的。

有時,我們會在主山或客山上點綴或栽種一橫飛出的植物或點綴物,必然在畫面中打破主山和其他山體所構成的態勢的平衡,一般我們稱爲“走”勢或“破”勢,因爲“走”或“破”,使整個相對平衡的畫面的勢的張力增大或變化,使人們觀賞盆景時,視覺心理張力連線出現了向外奔趨的現象。

襯托與對比在山石盤景的造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襯托與對比的含義是比較寬泛的,是相對而言的。比如大與小的襯托與對比,主體和客體的襯托與對比,疏與密的襯托與對比,藏與露的襯托與對比等等,虛與實的襯托與對比,前與後的襯托與對比,石與樹的襯托與對比,這些都必須根據創作主題和創作手法來具體體現,只有掌握創作規律,才能“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水圍式山水盆景佈景格式特點

水圍式山水盆景佈景格式的特點,足以水景取勝的,景面十分開闊。空白的盆面表示水面,它佔據盆器平面總面積的絕大部分,而山石和植物所佔面積很小,它們是構成水景的輔助物。雖是輔助物但水景還必須有山石的存在,才能形成。山石一般都陳布在被水面包圍着的地方。山石的形狀、大小和陳布的方式如何,是決定水景是否優美的主要因素。

水圍式市景法最適表現溪澗、石灘、水鄉風貌、湖光山色、大江石嶼等自然景象。物衆多還要特別注意景象情調統一的問題。

(1)各山峯佈景的位置要自然,不可等距,直線排列,各山峯位置切忌排在一條線上,也不可等距離排布,就像整齊的列隊一樣,必須排得有疏有密,有遠有近,要顯示出大自然山地的層次風貌。

(2)要使山峯或樹木大小相間,穿插相連。這裏可以引王維《山水論》中的一段話來作爲盆景羣峯(或羣樹)聚散式佈景的一般原則。“山頭不得一樣,樹頭不得一般。山借樹而爲衣,樹借山而爲骨。樹不可繁,要見山之秀麗;山不可亂,須顯樹之精神”

山水盆景的管理

儘管山水盆景以山石爲主,但由於山石上點綴了植物,因此與樹木盆景同樣地需要進行養護管理。同時,由於山石上栽植植物一般用土較少,生長條件受到限制,更需精心管理。管理方法與樹木盆景基本相同,但應特別注意下列幾點措施:

(1)噴水:平時除了將盆中貯滿清水以外,還須對整個山石經常進行噴水,尤其是吸水不良的硬質石料作成的盆景,山石上的植物全靠人工噴水養護,稍有疏忽,就造成植物枯萎。對於用吸水性能好的鬆質石料作成的盆景,可適當減少噴水的次數。

(2)施肥:山石上栽植的植物不僅土少,而且不便換土,因此植物生長所需的養分很容易缺乏,必須注意經常施肥,才能生長良好。肥料選用稀薄的液肥,便於澆施,也可將山石放在肥水中浸透,再將表面用清水沖洗乾淨。

(3)放置:山水盆景上的植物一般土少、根淺,不宜暴曬,也不耐嚴寒。夏季必須注意遮蔭,要放置在半陰處;冬季注意防寒,一般不宜放在室外。平時應放在光線充足,通風良好,便於觀賞的場所。

山水盆景除了注意植物的養護管理外,還要注意盆中的清潔,盆中貯水須經常換,並將盆內清洗乾淨,增加盆景的觀賞效果。在搬動山水盆景時,要注意小心輕放,特別要防止損壞山石基腳部分。

山水盆景的山石斷裂

引起山水盆景斷裂的原因很多。它可能是山石的風化、滾動或者是結構原因所造成的天然裂紋;也可能是在開採、搬運石材的過程中,不小心引起的石塊斷裂;或者是在對石料加工的過程中,使用了錯誤的加工方法或用力過度引起的斷裂。爲了減少山石的斷裂,應着重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第一, 在開採、搬運、存放山石的時候,要儘量輕手輕腳,以免損壞山石,引起山石斷裂 。對於某些不宜長期在外面露地上存放的石種,要存入室內,以免風化。

第二、在加工的過程中,要根據石料的質地特點,因勢利導地去用力,從最能承受力的角度去加工,並儘量減小或避免加工時所帶來的震動,使受力中心部位和震動程度,儘量控制在石料所能承受的範圍內,以減少加工過程中引起的斷裂。

斷裂的山石,有時候形體非常好,棄之可惜。因此可想辦法補救,使之仍能被利用。

第三、對於軟石類山石,如果是上下斷裂,可能在斷口的中間相對地琢一個凹洞,中間填上青苔或泥土,注意不要污染其他地方,以免影響膠合。然後用顏料與白水泥混合成的配色水泥,均勻抹在傷口上,將接縫粘牢,並用繩子捆好。再將多餘的水泥用小刀仔細颳去,用鋼絲刷仔細刷去粘在山石表面的水泥, 以免影響美觀。同時在接縫處撒上相同的石屑,幹後再上顏色,之外表渾然一體。對於小型的山石,中間鑿洞不方便的,可在山石背面鋪青苔吸水,而如果是左右斷開的,則可在裂縫兩側山石底部開槽,中間拉上鐵絲,再用水泥抹好接牢即可。

第四、對於硬石類的山石,只要用配色水泥或環氧樹脂接牢即可,不用考慮吸水問題對山石本身造成的影響。

如果不能通過膠合利用石料的話,可考慮製作碎石盆景。

本文鏈接:https://www.hhbky.com/yanghua/penjingyishu/1101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花卉百科園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