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花卉百科園 > 花語大全 > 農林牧漁 > 菠蘿
手機版

菠蘿

來源:花卉百科園 閱讀:9.83K 次

菠蘿是著名熱帶水果之一。福建和臺灣地區稱之爲鳳梨,新馬一帶稱爲黃梨,大陸及香港地區稱作菠蘿。有70多個品種,嶺南四大名果之一。菠蘿原產於南美洲巴西、巴拉圭的亞馬遜河流域一帶,16世紀從巴西傳入中國。

菠蘿

分佈地區

菠蘿原產巴西、阿根廷及巴拉圭一帶乾燥的熱帶山地,但未發現真正的野生。大概在公元1600年以前傳至中美和南美北部栽培。由於菠蘿的芽苗較耐貯運,因而在短期內,即迅速傳入世界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16世紀末至17世紀之間,傳入中國南部各地區。世界約有61個國家和地區有栽培。除中國外,以泰國、美國、巴西墨西哥、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栽培較多

中國菠蘿栽培主要集中在臺灣、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省,雲南、貴州南部也有少量栽培,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臺灣菠蘿主產區在臺南、臺中及高雄一帶。廣東省菠蘿栽培面積較大,產量較多,產地集中在汕頭湛江、江門等地區及廣州市郊。廣西主產區在南寧、武鳴、邕寧、寧明、博白等縣市。

生長習性

菠蘿有它自己的特殊生長習性。絕大多數菠蘿具有蓮座狀葉叢。葉叢基部形成一個能蓄水的葉筒。這類菠蘿生長髮育所需的水分,不是貯存於葉肉內,而是貯存於簇生葉叢中央生長點處所自然形成的凹槽內(即特有的蓮座狀葉筒)生長季節除需經常澆水以保持盆土溼潤外,還必須經常往葉筒內澆水,使葉筒內貯有充足的水分,這樣才能使其茁壯生長,這是鳳梨的一種特殊習性。

絕大多數觀賞菠蘿另一種特殊習性是一生中只開一次花,開花之後母株再活一段時間即死亡,這時在母株的莖基部或根部萌生一至數個櫱(nie),這些芽是繁殖新植株的好材料。

溫度

菠蘿原產南美洲熱帶高溫千旱地區,性喜溫暖,在年平均24-28C生長最適宜,15-40°C範圍均能生長15°C以下生長緩慢,10°C以下基本停止生長,5°C是受寒害臨界溫度。

栽植深度一般以不超過芽長的1/5爲宜。插後放遮蔭處,保持盆土偏幹些爲好。在22~24°C的溫度下約經1個月後便可生根。根生長適溫爲29-31°C,低於5C或高於43C即停止生長;根3月開始生長,並隨溫度的升高而迅速生長。5月下旬至7月生長達最高峯,10月以後又趨緩慢,12月至嬰年2月近地表根系因寒冷與乾旱而死亡春暖葉片開始抽生,5-7月葉色濃綠,生長較快,冬季基本停止抽生,葉色變紅黃,如受寒害葉組織脫水退綠會乾枯。

水分

耐旱性強,但生長髮育仍需一定的水分,在年降雨量500-2800mm的地區均能生長,而以1000-1500mm且分佈均勻爲最適,我國產區年雨量多在1000mm以上,又多集中在生長旺盛的4-8月,基本滿足了對水分的要求。土壤缺水時菠蘿植株有自行調節的功能,降低蒸騰強度、減緩呼吸、節約葉內貯備水分,以維持生命活動:嚴重缺水時,葉呈紅黃色,須及時灌溉,以防乾枯,雨水過多,土壤溼度大,會使根系腐爛,出現植株心腐或調萎。因此,大雨或暴雨後須及時排水。

光照

菠蘿原生長在半萌的熱帶雨林,較耐陰,由於長期人工栽培馴化而對光照要求增加,充足的光照下生長良好、果實含糖量高、品質佳;光照不足則生長緩慢、果實含酸量高、品質差,光照減少20%,產量下降10%。但光照過強、加上高溫,葉片變成紅黃色,果實也易灼傷。

土壤

菠蘿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由於根系淺生好氣,故以疏鬆、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pH值5~5.5的砂質壤士或山地紅土較好,瘠瘦、粘重、排水不良的土壤以及地下水位高均不利菠蘿生長。

菠蘿矮生,風害直接影響較小,3級以下的風還有利於呼吸作用。強颱風、大風也會吹倒植株、吹斷果柄扭折葉片,影響正常的生長髮育;冬季冷風冷雨又會造成爛心。

栽培技術

菠蘿畝裁3800~4000株,需苗量極大,常用整形素催芽繁殖、營養體繁殖和組織培養3種方法。催芽時間與辦法:5~11月選具40釐米長的綠葉,通常卡因類40張葉,菲律賓品種35張葉的植株。每株用250毫克/升Z烯利加1%尿素與0.5%氯化鉀混合液25毫升灌心催芽,處理後第5天和第12天分別再用1200~1500倍和600倍750倍整形素溶液25毫升灌心。營養體繁殖,常用小苗培育,即利用田間的小頂芽、小託芽、小吸芽和果瘤芽分類假植於苗圃培育後出國。利用採果後留在果柄上的小託芽生長培育成苗,利用老莖切塊繁殖和更新地老莖繁殖。組織培養育苗,用Ms培養基,在室溫30°C、光照12小時或自然光照培養室內培養。

本文鏈接:https://www.hhbky.com/huayu/nonglinmuyu/355306.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花卉百科園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