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花卉百科園 > 花語大全 > 農林牧漁 > 鵪鶉
手機版

鵪鶉

來源:花卉百科園 閱讀:7.54K 次

鵪鶉,小型禽類。體長約16釐米。形似雞雛,頭小而尾凸。嘴短小,黑褐色。虹膜慄褐色。頭頂黑而具栗色的細斑,中央冠以白色條紋,兩側亦有同色的縱紋,白嘴基越眼而達頸側;額頭側及頦、喉等均淡磚紅色。

上背慄黃色,散有黑色橫斑和藍灰色的羽緣,並綴以棕白色羽幹紋;兩肩、下背、尾均黑色,而密佈粟黃色纖細橫斑,除尾羽外,並都具有藍灰色羽緣;背面兩側各有一列棕白色大形羽幹紋,極爲鮮麗。

兩翼的內側覆羽和飛羽淡橄欖褐色,雜以棕白色黑緣的細斑;初級飛羽大多暗褐色而外綴以鏽紅色橫斑。胸慄黃色,雜以近白色的纖細羽幹紋。

下體兩側轉栗色,散佈黑斑,並具較大的白色羽幹紋,至下肋寬闊而顯著。腹以下近白。腳短,淡黃褐色。

鵪鶉主要吃雜草種子、豆類、穀物及漿果、嫩葉、嫩芽等,夏天吃大量的昆蟲及幼蟲,以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等,飼養的鵪鶉主要吃玉米麪、米糠、豆餅粉、麩皮、魚粉、骨粉、葉粉、食鹽、青菜、昆蟲等。

冬季常棲於近山的平原,潛伏雜草或灌叢中,主食穀類和雜草的種子。繁殖於東北,遷徙及越冬時,遍佈我國東部。我國東北到東南大部分地區均有產,現已大量人工飼養。

鵪鶉

形態特徵

鵪鶉是小型鶉類,體長14-20釐米,大小如雛雞。雄鳥夏季額慄黃色,頭頂至後頸黑褐色,具深慄黃色羽端;頭頂中央具1條狹窄的白色冠紋;眉紋白色,從前額起往後直達頸部;眼圈、眼先和頰部均赤褐色,耳羽慄褐色;上背淺黃栗色,具黃白色羽幹紋;下背、肩、腰和尾上覆羽黑褐色,多具兩頭尖的淺黃色羽幹紋,內外翈具細的黃褐色波浪狀橫斑,兩翅多爲淡黃橄欖色,雜以黃白色橫斑;第一枚初級飛羽外翈窄,緣以淡黃色,其餘初級飛羽外惻具淺赤褐色波狀橫斑,次級飛羽內外翈亦具淺赤褐色橫斑;尾羽黑褐色,具淺黃白色羽幹紋和羽緣,並具赤褐色橫斑。

頰、喉和前頸赤褐色,與頰和眼先的赤褐色連在一起;上胸灰白沾慄,羽乾白色,頸側和胸側黑褐而雜以慄褐色,並具明顯的白色羽幹紋;兩脅慄褐色而雜以黑色,白色羽幹紋更寬而更明顯,下胸至尾下覆羽灰白色。

冬季頭頂至後頸慄黃色,羽緣較寬,因而基部黑褐色多被掩蓋着;前背淺黃褐色,後背大多黑褐色,黃白色羽幹紋亦較寬而明顯。

須和喉上方羽片變長變尖,多爲白色而雜以栗色,喉部黑色錨狀紋不甚明顯,喉下部白色,前頸和上胸之間有一淺慄黃色圈;上胸淺黃色,具白色羽幹紋;兩脅白色,雜以慄黃色寬闊縱紋,並具黑褐色和淺黃色相間的橫斑;腹白色。

雌鳥夏羽與雄鳥冬羽相似,但頰喉羽不變長和變尖,淺黃色,頸側淺灰黃色和具黑色端斑,上胸黃褐色,具黑色斑紋或縱斑。雌鳥冬羽與雄鳥夏羽相似,但頰和喉上方羽毛變長和變尖,淺黃色,背富更多黃褐色,且較深;上胸斑點黑褐色沾慄,胸側和脅亦更黃褐,具寬闊的白色羽幹紋。

虹膜紅褐色,嘴角藍色,跗跖淡黃色。

大小度量:雄性體重55-100克,雌性58-109克;雄性體長154-199毫米,雌性147-200毫米;雄性嘴峯長10-13毫米,雌性長10-13毫米;雄性翅長90-104毫米,雌性長91-104毫米;雄性尾長32-43毫米,雌性長29-42毫米;雄性跗跖長24-31毫米,雌性長24-33毫米。

鵪鶉 第2張

棲息環境

棲息於乾旱平原草地、低山丘陵、山腳平原、溪流岸邊和疏林空地,常在乾燥平原或低山山腳地帶的沼澤、溪流或湖泊岸邊的草地與灌叢地帶活動,有時也出現在耕地和地邊樹叢與灌叢中。

鵪鶉 第3張

生活習性

遷徙

鵪鶉是夏候鳥,每年遷徙,遷徙時常成羣。多在夜間集體飛行,白天躲在草叢和灌叢中休息和覓食。鵪鶉在中國的南遷路線可能有三條:一是從內蒙古和新疆直接南遷,分別到達遼寧、河北黃河沿岸和西藏昌都地區越冬;二是從昌都地區繞青海經四川、陝西、河南一帶繼續南遷到達長江中下游地區江蘇、山東、安徽等地;三是從昌都地區經雲南、貴州遷至東南沿海地區。每年3-4月份遷飛回新疆、內蒙古等地繁殖。遷飛距離在400-1000公里左右。同時,因爲鵪鶉喜歡在溫暖溼潤的地方築巢,因此也有不遷移或局部遷移的情況。

聚羣

繁殖期成對出現,繁殖期外,常成3~5只的小羣。一對鵪鶉一年裏可繁殖許多隻幼鳥,組成一個小型家族。整個家族白天一起覓食,晚上伏在低矮草叢中,緊密圍在一起,形成一個頭朝外尾朝裏的圈子。這個家族會一直持續到春天繁殖季節來臨。當春天到來後,家族解散,成員分別尋找各自配偶進行繁殖,又組成新的家庭。

活動

鵪鶉行動隱蔽,常在灌叢和草叢中潛行,當其受到驚嚇時會發出鳴叫,遇有危險時,常潛伏草叢中長時間不動,或在草叢中奔竄,很少起飛。飛時兩翅扇動較快,飛行時呈直線,常貼地面低空飛行。公鵪鶉較母鵪鶉更易發生騷動、驚羣、啄癖。鵪鶉好鬥,喜歡啄、抓撓對方眼睛周圍和頸部。有些國家常把雄鵪鶉稱爲“鬥鶉”。啄鬥行爲可能會導致羽毛掉落,在極端情況下,會導致同類相食。

食性

常在草地和農田地中覓食。主要以植物幼芽、嫩枝、嫩葉、果實、雜草種子、穀物等爲食,也採食昆蟲等小型無脊椎動物。

鵪鶉 第4張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到達繁殖地後不久雄鳥就佔區和開始求偶鳴叫,雄鳥好鬥,特別是繁殖期間。雌雄鳥不形成固定的配偶關係,而是一雄多雌制,因此繁殖期間雄鳥常常爲爭奪雌鳥而發生激烈的爭鬥。營巢於平原草地、農田地邊和荒坡草叢與灌木叢中。巢多利用地上天然凹坑或雌鳥在地上稍微扒一個淺坑即成,內墊有乾枯的細草莖草根和草葉。巢的大小爲直徑10-15釐米。5月初開始產卵,每窩產卵7-14枚,卵淡黃褐色、淺褐色、黃白色或深灰白色,具黑褐色、橄欖色或黃褐色與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爲21-24毫米×28-30毫米;卵重5-7克。雌鳥孵卵,孵卵期間雌鳥甚爲戀巢,有時人至跟前也不飛,孵化期17天。雛鳥早成性。孵出後的當天即能跟隨親鳥活動和覓食。

鵪鶉 第5張

分佈範圍

世界

繁殖地:中國、日本、朝鮮、蒙古、緬甸和俄羅斯(東亞區)。

非繁殖地:泰國。

留鳥:不丹、印度、韓國、老撾和越南。

引進(留鳥):意大利和留尼汪島。

引進(繁殖地):美國(夏威夷羣島)。

遊蕩:柬埔寨和菲律賓。

中國

繁殖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北部和河北東北部;越冬和遷徙於中國河北及黃河以南廣大地區,西達青海湖,南達雲南、廣東、廣西、福建、臺灣、香港和海南島。

本文鏈接:https://www.hhbky.com/huayu/nonglinmuyu/355303.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花卉百科園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