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花卉百科園 > 花病診療 > 病害 > 種大豆常遇褐斑病,學會與灰斑病區分並多種措施齊施才能減少發生
手機版

種大豆常遇褐斑病,學會與灰斑病區分並多種措施齊施才能減少發生

來源:花卉百科園 閱讀:2.33W 次
  在大豆種植過程中,地上部分可以發生的葉斑病害非常多,雖然每種病害都有不同的表現症狀,但通常多種葉斑病害同時發生,導致農戶無法準確判斷出是哪種病害,而不敢亂用藥。
  
種大豆常遇褐斑病,學會與灰斑病區分並多種措施齊施才能減少發生
  就拿大豆褐斑病來說,褐斑病是大豆常見的病害之一,但很多農戶往往會與灰斑病相混淆,導致防治準對性不強效果差。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田間該如何診斷大豆褐斑病,其與灰斑病如何區分?該如何防治等,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先認識下什麼是"大豆褐斑病"
  
  大豆褐斑病主要危害大豆的葉片,會引起大豆真葉、子葉出現壞死的枯斑,所以這個病害在很多地方又被叫做"斑枯病",是屬於一種真菌類病害。大豆褐斑病的病原菌喜歡溫暖、潮溼的環境條件,在這樣的環境下病害可以快速蔓延,侵染大面積大豆植株,引起葉片黃化最後脫落,對大豆的產量造成嚴重影響。
  
  二、再認識"大豆褐斑病"的田間發病症狀,便於往後快速診斷用藥
  
  1、感病後在葉片上的表現症狀
  
  在子葉上:大豆植株感染大豆褐斑病後,首先會從底下的子葉開始表現出明顯的發病症狀,即病原菌經過一段時間的潛伏之後,在外界條件適宜的時候,會在子葉上生成淡褐色的病斑,隨機生成,病斑呈不規則形狀,之後隨着病情的加深,病斑逐漸擴大,顏色也加深變成暗褐色,同時病斑上面出現了許多小黑點;
  
  在真葉上:大豆褐斑病侵染到上部的真葉之後,病害侵染所到之處都變成棕褐色,但是真葉葉脈多,所以病斑的蔓延受到限制,致使病斑形狀變成多角形,同時病斑上的輪紋也出現許多隨機分佈的小黑點,此時不用藥物控制,病情會加深,導致病斑擴大至一起,融合成了一塊大病斑,然後讓葉片慢慢黃化、乾枯、掉落。
  
  2、感病後其他部位的表現症狀
  
  大豆褐斑病侵染大豆植株後,主要在葉片上表現出明顯的發病症狀,但在嚴重發生的情況下,其他也會表現出明顯的發病症狀。如會在大豆植株的莖稈和葉柄上沿莖稈上下、葉柄左右產生暗褐色的條形狀病斑,沒有明顯的病健分界線;如果是豆莢被侵染後,會在豆莢表皮產生多個形狀不規則的小斑點,顏色爲棕褐色。
  
種大豆常遇褐斑病,學會與灰斑病區分並多種措施齊施才能減少發生 第2張
  三、接着再認識"大豆褐斑病"在田間的發生規律,才能掌握防治適期
  
  1、病原菌:種植大豆的農民朋友都有這樣的疑問,爲何自家的大豆每年都會發生大豆褐斑病,其實大豆之所以會發生褐斑病,是因爲被田裏面一種叫做"大豆殼針孢菌"的病原菌侵染後表現出的症狀。這個病原菌喜歡溫暖潮溼的環境,即在24℃到28℃之間、空氣相對溼度在80%以上,那麼它們就會繁殖出大量分生孢子進行侵染傳播,同時具有很好的潛伏性,溫度不適宜就潛伏等待發病;它們可以在大豆種子、發病葉片和莖稈內等多個部位進行越冬,所以採收後清田很關鍵。
  
  2、初侵染:大豆褐斑病病原菌的潛伏寄生場所很多,它們可以在發病植株體內、土壤裏面或者種子裏等進行越冬存活,到了第二年的開春,氣溫回暖溼度適宜,那麼這些病原菌就會開始萌發出分生孢子,然後藉助自然條件如風力、雨水等傳播到田內其他健康植株身上潛伏,經過一段時間便可侵染髮病,這就是田間的初次侵染來源。
  
  3、再侵染:田間大豆植株如果初次出現發病植株後,沒有被發現或者沒有用藥進行防治,那麼發病植株的發病部位就會依靠外界條件適宜的優勢萌發繁殖出大量的分生孢子,再與越冬的分生孢子一起隨風雨在田間進行大面積互相傳播,從而引起病害的流行,尤其是在田間出現異常傷口,如蟲咬傷口、機械損傷等情況下,病害流行更加嚴重,這就是田間的再次侵染。
  
  四、其次"大豆褐斑病"與"灰斑病"在田間表現相似,需學會區分才能精準防治
  
  大豆褐斑病和灰斑病都是主要危害大豆葉片的葉斑類病害,它們都會在葉片上產生暗褐色病斑,隨後引起葉片黃化,最終乾枯脫落,很多農戶往往會混淆,但如果仔細觀察是能夠看出它們在葉片上的區別的。
  
  首先,大豆褐斑病在子葉上的形狀爲不規則形狀,在真葉上的爲多角形,而且病斑上面都會產生許多細小的黑點;而大豆灰斑病的在子葉和真葉上的病斑均爲近圓形或者橢圓形,類似青蛙眼睛的形狀。
  
  其次,在嚴重發生的情況下,兩者的病斑都會融合成一塊大病斑,但是大豆灰斑病的病斑中央會凹陷、破裂,出現缺刻現象;而大豆褐斑病的病斑則沒有破裂、缺刻。
  
  五、接着認識"大豆褐斑病"逐年發生嚴重的因素,才能及時調整防治策略
  
  1、大豆褐斑病能否發生流行,田間溫度、溼度依舊是一種重要的決定因素,因爲在田間溫度、溼度適宜的情況下,病原菌會抓住這個好時機進行大量繁殖,再借助外力傳播擴散,導致田間都瀰漫着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大大增加大豆感病的機率。
  
  2、種子帶菌、播種前未經過進行消毒處理或者選種非抗病品種,這些情況都會增加大豆褐斑病的侵染髮病機率,讓大豆的生長輸在了起跑線上,造成帶菌生長或者死棵爛苗,極大增加後期的防治難度。
  
  3、大豆種植過密,播種後沒有進行間苗,致使大豆植株長大後生長擁擠密閉,從而讓整個田塊變得潮溼不透氣;其次,過於密植,導致田間進行施肥、澆水、除草等農事操作時受阻,肥少豆多,植株整體生長弱,抗病能力差。
  
  4、田間施肥失準,沒有根據大豆的生長需肥特性進行科學合理施肥,如長期使用化學肥料當做底肥,導致土壤出現貧瘠問題,讓根系無法正常生長;其次偏施氮肥或者忽略中微量元素的補充,導致植株出現缺素、生長不良的現象,自然抗病能力就差,容易感病。
  
  5、田間管理水平差,沒有及時中耕培土提高土壤溫度,雜草沒有及時拔除會與大豆搶奪養分,同時沒能做到旱能灌、澇能排,導致大豆植株生長不良,這些情況都會有利於病原菌的侵入,加重發病。
  
  6、大豆採收後沒有做好清田工作,沒有把發病植株、枯枝敗葉都清理乾淨,讓病原菌有很多機會潛伏寄生在田裏面,同時沒有進行換茬輪作,導致病原菌越積越多,從而加重了病害來年的發生程度。
  
  六、最後認識"大豆褐斑病"的科學防治方法,才能減少對大豆的危害
  
  對於大豆褐斑病的防治,防治思路依舊以農業防治爲重中之重,抓好"源頭",即種子,然後在大豆生長期培養健壯植株提高抗病能力,同時多種措施減少田間溼度,採收後及時清園減少菌源等,再結合藥物科學防治,定能減少大豆褐斑病的發生。
  
  1、抓好"源頭",呵護種子健康發育
  
  農戶在播種前推薦選擇使用高抗病品種,如市面流行的中黃8號、黑龍江14號等品種,當然也可以根據各地不同情況選擇不同品種;其次在播種之前要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有兩種方法,一是使用55℃以上的恆溫水對種子進行浸泡30分鐘進高溫消毒,二是使用拌種劑對種子進行拌種,讓種子下種之後免受土壤中病原菌的侵害。
  
  2、加強水肥管理,培養健壯植株,提高抗病力
  
  在施肥方面要科學合理,推薦多使用有機肥,尤其自家漚制的完全腐熟農家肥作爲基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配合使用腐殖酸肥,這樣才能養好土養好根系;同時在追肥時要根據植株長勢情況、不同生長階段的需肥特性進行合理追肥,注重中微量元素的補充,這樣才能讓植株健康生長。
  
  在澆水方面,如果遇到連續高溫乾旱天氣,則需要及時澆水排旱,但是切記不能進行大水漫灌,避免加大土壤、田間溼度,而有利於病原菌的繁殖。
  
  3、多種措施並施,以減小田間溼度、減少田間菌源
  
  大豆在播種之前,挖好排水溝,可以避免雨後積水,減少田間溼度,這樣才能減少病菌的滋生;
  
  對大豆進行合理密植,即要保持植株與植株之間、各行之間留下足夠的距離,這樣即方便田間進行農事操作,又可以讓植株健康生長,讓田間通風透氣,從而減少田間溼度;
  
  田間管理要精細化,要在大豆植株生長前期進行及早中耕培土,可以培養健壯植株,同時發現雜草多時要及時拔除,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的溼度,從而減少病害的發生。
  
  4、大豆採收後做好清田工作,同時3年以上進行換茬輪作,以減少田間越冬病原菌
  
  大豆褐斑病的病原菌主要寄生在發病植株的各個發病部位、種子和土壤裏面進行越冬,所以在大豆採收完畢之後要及時將田內的發病植株、枯枝落葉等統統清除至田外燒燬;
  
  之後要對田塊進行多次翻耕,然後在太陽光下暴曬幾天,以滅殺土壤中存留的病原菌,如果條件允許,可以使用對田塊進行撒施石灰粉,既能改良土壤酸鹼度,又能有效滅殺部分病原菌,一舉兩得;
  
  如果是連續種植了3年大豆的田塊,則需要進行換茬輪作,選擇種植非豆科類作物,可以是其他茄科類蔬菜,這樣就可以避免產生連作障礙,有效減少病蟲害的加深危害。
  
  5、科學合理使用化學藥物進行適時防治
  
  對於大豆褐斑病的防治,科學合理使用化學藥物進行適時防治是必要的手段,同時也是防治病害的最後一道堅強防線。在大豆的花期、結莢期等關鍵時期或者遇到不良天氣時可以提前使用化學藥物進行預防,如在田間發現少部分植株發病後,即可使用治療性強的藥劑進行求救,配合葉面肥使用,連續2次以上,可快速控制病害蔓延,恢復植株健康生長。
  
  藥劑推薦:75%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70%甲基託布津懸浮劑、40%氟醚·己唑醇懸浮劑、45%苯甲·嘧菌酯懸浮劑等。
  
  總之,大豆褐斑病是一種喜溫暖潮溼環境的葉斑類病害,可以在大豆的整個生長時期進行隨時危害,所以需要時刻進行預防,以緊抓農業基礎防治爲主,同時靈活使用化學藥物進行輔助防治,這樣才能減少大豆褐斑病對大豆的危害。
本文鏈接:https://www.hhbky.com/zhenliao/binghai/88417.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花卉百科園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