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花卉百科園 > 花病診療 > 病害 > 蔥蘭葉枯病病原的研究
手機版

蔥蘭葉枯病病原的研究

來源:花卉百科園 閱讀:6.32K 次

蔥蘭作爲城市園林地被綠化種植品種,在我國各地普遍種植。近年來蔥蘭葉枯病的發生與危害日趨嚴重,影響了公園及綠化地帶的整體景觀和觀賞效果。爲了弄清蔥蘭葉枯病病原菌等情況,我們對該病病原菌進行了研究,現將主要結果報道如下。

蔥蘭葉枯病病原的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在南京市主要公園蔥蘭栽培地採集病葉,用組織分離方法獲得病原菌,並採用單孢分離法獲得單孢菌株爲了研究組織分離獲得的co/- letotrichum sp.菌株的致病性,分別在野外、室內進行了接種試驗 將分離的菌株用噴霧法進行接種,孢子懸浮液濃度在×100視野下,平均有40~50個孢子,對照用無菌水代替,結束後,保溼48h(室內接種試驗在25~ 28ic下保溼培養)。

2 結果與分析

2.1 病原菌形態硬培養性狀

經形態鑑定,確認致病菌爲黑線刺盤孢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 (pers.ex fr.) grove。在pda 培養基上菌落初爲淺灰白色,後轉探菸灰色至黑褐色,培養皿反面黑色,可見黑褐色箭形或輪紋狀紋 菌絲體白色,氣生菌絲絨毛狀。分生孢子盤黑褐色,褥座狀,剛毛豐富,直,頂端尖削、黑褐色,有分隔 分生孢子梗有分枝,產孢細胞無色,筒形,頂端鈍圓。分生孢子鐮刀形,基部鈍,頂端尖,無色,單胞,中央具一油球,大小爲19.4~ 26.6(23.0)v.m×2.9~3.6(3.3) m 附着胞橢圓形。

2_2 病原菌的致病性

1996年9,1o月分別進行了2次室內接種試驗,每組選健康葉片1o枚,共設15組,其中對照組3組,用無菌水噴灑葉面。3~ 6d後表現出症狀,並與自然發病的症狀一樣。經檢查發病葉片l12枚,對照均未發病 10~15d後,黑褐色褥座狀分生孢子盤突破寄主表皮外露,後期在病斑處可見粉紅色分生孢子堆。將病葉進行組織分離5次,共分離1 040 塊病葉組織,獲得colletotrichum sp.a — ternaria sp.等菌株;其中出現co.sp.菌落的有848塊,佔82 ;a1.sp.菌落87塊,佔8 ;其他雜菌65塊,佔6 ;未產生菌落40塊,佔 4 。由此可見co.sp.菌佔優勢(如附表)。同時,獲得了原接種體,按柯赫氏(koch)法則證實:該分離菌株是引起蔥蘭葉枯病的病原菌。#p#分頁標題#e#

3 討論

研究表明,從南京蔥蘭病株上分離到的炭疽病菌,經致病性、病原形態、培養性狀等方面測定,人工接種的症狀與野葉自然症狀相符,可以確認黑線炭疽菌是蔥蘭葉枯病主要病原菌。此菌在生長季節以菌絲體和無性孢子的形態不斷出現,生長後期未發現有性孢子產生。查閱國內文獻資料,黑線炭疽菌有寄主專化型若干個。因此.對於該病原菌的寄主範圍、潛伏侵染等有關問題還需進一步研究探討。

本文鏈接:https://www.hhbky.com/zhenliao/binghai/64894.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花卉百科園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