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花卉百科園 > 養花 > 植物知識 > 日本晚櫻的文化背景
手機版

日本晚櫻的文化背景

來源:花卉百科園 閱讀:1.72W 次
日本晚櫻的文化背景
櫻花熱烈、純潔、高尚,嚴冬過後是它最先把春天的氣息帶給日本人民,日本政府把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定為“櫻花節(花見,Hanami,flower viewing)”。在這個賞花節,人們帶上親屬,邀上友人,攜酒帶餚在櫻花樹下席地而坐,邊賞櫻、邊暢飲,真是人生一大樂趣。
櫻花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到了平安時代(794--1192年),櫻花成了主角,詠櫻花的歌比詠梅花的歌要多5倍。而且日本很早就有了賞櫻花的活動。7世紀,持統天皇特別喜愛櫻花,多次到奈良的吉野山觀賞櫻花。另外,據說日本歷史上的第一次賞櫻大會是9世紀嵯峨天皇主持舉行的。當初,賞櫻只是在權貴間盛行,到江戶時代(1603—1867年)才普及到平民百姓中,形成傳統的民間風俗。
櫻花的生命很短暫。在日本有一民諺說:“櫻花7日”,就是一朵櫻花從開放到凋謝大約為7天,整棵櫻樹從開花到全謝大約16天左右,形成櫻花邊開邊落的特點。也正是這一特點才使櫻花有這麼大的魅力。被尊為國花,不僅是因為它的嫵媚嬌豔,更重要的是它經歷短暫的燦爛後隨即凋謝的“壯烈”。“欲問大和魂,朝陽底下看山櫻”。日本人認為人生短暫,活著就要像櫻花一樣燦爛,即使死,也該果斷離去。櫻花凋落時,不汙不染,很乾脆,被尊為日本精神。
在日本, 櫻花被當做是團體精神和武士精神的象徵而受到熱愛,日本有句諺語:“花要櫻花,人要武士”。 即花當中櫻花最突出,人當中武士最優秀。 櫻花是一種驟然開放驟然凋零的花,盛開之時,一經風吹,櫻花樹下落花繽紛,宛如花瓣的地毯,一夜之間,花兒盡落。此花凋落方式之果斷乾脆,猶如倨城而戰、全體陣亡的武士集團,從而與武士的人生觀緊密相關。 對武士而言,櫻花凋零時的精彩便是自身嚮往的生活形態。他們認為,櫻花與武士在氣質上是相通的,最直接的相通處是:櫻花雖美但花期短暫,正如武士常常年紀輕輕就使大好的年華付諸東流是一樣的,因此早期的武士們睹物思情,多少流露出人性的悲涼,這與其後的軍國主義下的武士們的理解還不是一回事。 櫻花的美麗與早逝,啟發了早期武士的捨生忘死,他們認為,肉體的犧牲是返回永恆的神國的悲壯的儀式。 但這種對於生命的不尊重,為日後被軍國主義利用,推動民族的狂熱奠定了文化基礎。 櫻花帶給武士的精神共感是悽美悲壯的,也是詩意的,因此對一個日本男子的誘惑也是深遠的。 因此,櫻花與武士精神是不可分割的。
從古至今, 日本人讚賞櫻花的剎那芳華 瞬間的寂滅使其短暫的繽紛更為絢爛,人的生命亦如是。在日本文化和歷史的核心,存在一種追尋自我毀滅、自我昇華的傳統。 日本人把祖先或為國捐軀者當做神仙來敬仰,而死去的人都被當做佛來尊敬,他們對生和死有著獨特的認識。 對日本人的生死觀產生最大影響的佛教。 在一本名叫《葉隱》的關於武士道的書中寫道:“武士道,視死亡為等閒之道也。”它教導人們不為生死問題所束縛, 死時要敢於捨棄對生的執著痛痛快快地去死;活著便要每時每刻盡全力徹頭徹尾地去活———這一禪宗的理念被進一步拔高,啟示人們,投身於死便可造就完美的生。尤其是處於領導階層的武士,都必須恪守這種精神。 每逢做出有損名譽的事或遇到重大挫折時,武士都會痛苦地死去平息事態,並由此解除一切責任。
櫻花是日本美的集中體現。 淡雅,單薄,讓人憐愛;滿樹花開,那攝人的美讓人如墮夢裡;飄然落下,生命短暫,把春讓給其他花草。 美和死,是它吧!盡力活得好些,讓生命像櫻花一樣.豔麗無比。死的時候,則要“視死如歸”,“義死不避斧餓之誅”。 日本是一個多自殺的國家原因是在日本這種“以死求生”的自殺為被看成是勇敢的行為,而不被認為是罪惡。一位旅日中國學者曾對吟詠櫻花的和歌作過統計,據說在“櫻花歌” 中, 詠歎凋落櫻花的竟佔一半之多, 而讚美盛開櫻花的僅佔13%,這也與日本人的審美觀有關。 由佛教“諸行無常”演變而來的審美觀是視悲涼、憂傷為美的。櫻花花期一般只有十天,它已經成為日本人審美意識最合適的象徵,一種一瞬間即逝的美,消亡之美。
另外,櫻花還作為日本人民的友好使者,已經盛開在世界許多地方。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正常化時,中國贈送日本一對大熊貓,日本政府從北海道遠輕町選出1000棵櫻樹苗,由當時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時贈送給中國,這些櫻花樹苗栽種在北京。後來幾乎每年都有日本政府或民間團體或友好組織贈送櫻花給中國。這些盈情載義的櫻花,使中日兩國人民之間多了一份友情,多了一份溫馨。
本文連結:https://www.hhbky.com/zh-tw/yanghua/zhiwuzhishi/205516.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花卉百科園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絡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