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花卉百科園 > 養花 > 植物知識 > 白馬蹄蓮的栽培技術
手機版

白馬蹄蓮的栽培技術

來源:花卉百科園 閱讀:1.64W 次
白馬蹄蓮的栽培技術
土壤
深翻:栽培牀準備分4個步驟,即深翻土地,消毒,做牀和施基肥。首先將土壤深翻20~30㎝。
消毒:將深翻後的土壤在烈日下暴曬幾日,或可用蒸汽、氯化苦、溴甲烷、五氯硝基苯等消毒。栽培牀一般採爲高牀,牀寬80㎝,步道40㎝,或者牀寬40㎝,步道40㎝。高出地面10㎝,高出步道20㎝左右。基肥用量一般爲每667㎡溫室施膨化雞糞400㎏,磷酸二桉50㎏;或消毒過的腐熟農家肥2000~3000㎏,磷酸二銨50㎏。

移栽
種植時間
一般品種在8月末種植,11月份至5月份爲產花期。馬蹄蓮也可在3月份種植,6月至8月爲產花期。如溫室條件較好,可春秋種植,四季產花。但四季產花的也要讓植株在冬季或盛夏有個挺葉休眠期,以便植株得到營養補充和休整,保證較高的產花量。
種植密度
以4㎝一個芽眼的種球爲例,寬80㎝的牀可種植4行,行距20㎝,株距12~20㎝;寬40㎝的牀種植2行,株距10㎝。前者每㎡種植約25~40株;後者每㎡種植約50株。每667㎡溫室約種1.7萬~1.7萬株。如果是多芽的種球或大於4㎝的種球,要適當疏植。不能種植過密,否則通風透光不良,易生病蟲,產花量也下降。
栽培深度
冬季覆土約5㎝,夏季覆土深度要在8㎝左右。
激素處理
種球種植前如用赤黴素GA3,GA4,GA7或細胞分裂素Ba處理,則有利於花芽分化,促產量,同時也能使種球發育的更好。赤黴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濃度爲500~100㎎/L,浸種球10~30min,撈出陰乾。

水分
馬蹄蓮喜溼,在旺盛生長季節,要經常澆水,使土壤經常溼潤。生長環境中的空氣溼度也要高,因此,四周地面也要經常噴水。但若用噴灌,則噴溼葉面即可,以防水分在葉鞘中積存,引起腐爛。盛花期過後,要減少水分,以促進其休眠。

營養
生長初期,追肥量要少,如土壤肥沃,可不追肥,但進入花期,要追肥,可將無機化肥和有機肥交替施入。無機化肥採用氮、磷、鉀1:1:1的比例混合,配成0.5%~1%的水溶液,隨水澆灌,每15d一次,每667㎡溫室一次追入10~15㎏,澆灌後馬上用清水沖洗葉面和葉基部,以免肥水流入葉鞘引起“燒苗”。有機肥可用腐熟豬糞、雞糞等,每株下面距根頸5㎝處挖坑施入,每株50g左右,整個生長季可追施有機肥2~3次。盛花期過後停止追肥,促進休眠。


溫度

四季如春的溫度(12~25℃)可使馬蹄蓮週年開花,在北方冬季生產需加溫,南方夏季生產需降溫。

光照
夏季陽光過於強烈時,要適當遮陽,一般可採用遮陽率30%~50%的遮陽網;秋冬季需要較充足的陽光,不必遮光。北方冬季栽培,如能額外補光,生長開花更佳,下午放下草簾後連續光照3~5h效果好。

剝老葉
在生長開花旺盛期,如葉片過於繁茂擁擠透,要及時剝去外部已抽過花莖的老葉片,從基部剪除,目的是避免葉片過多影響光和通風,促進花莖生長,提高產量。如老葉不多,但新葉過於旺盛,內部通風差,花莖少,還可以進行拉葉處理,將葉片輕輕壓向四周,使株叢開展,這樣再結合合理的水肥措施,可提高產花量。

通風
整個溫室必須有良好的通風措施,如日光溫室春秋季可採用前底腳或後窗通風,冬季可採用溫室頂部通風,而夏季則需要更強的對流通風措施,否則病害嚴重,開花不良。
本文鏈接:https://www.hhbky.com/yanghua/zhiwuzhishi/204757.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花卉百科園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