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花卉百科園 > 養花 > 植物知識 > 猴面花Mimulus luteus
手機版

猴面花Mimulus luteus

來源:花卉百科園 閱讀:1.96W 次
猴面花Mimulus luteus

猴面花,是存活期爲一年或多年的植物或灌木中的一個大品種,分佈在歐洲和南極洲以外的大陸。在北美洲的西部常常可以見到野生猴面花。這種植物的拉丁名稱爲Mimulus,意爲小丑角,指的是它那紅色、橙色、黃色、藍色或紫色帶小點的花朵就象一張張臉蛋。它的葉子成對生長,有的呈鋸齒狀,有的邊緣卻很光滑。它們大多長有帶毛的或粘性的莖,高達1到4英尺(30~120cm)。但矮猴面花的莖卻只有4英尺(10cm)高...

猴面花的介紹

猴面花,是存活期爲一年或多年的植物或灌木中的一個大品種,分佈在歐洲和南極洲以外的大陸。在北美洲的西部常常可以見到野生猴面花。這種植物的拉丁名稱爲Mimulus,意爲小丑角,指的是它那紅色、橙色、黃色、藍色或紫色帶小點的花朵就象一張張臉蛋。它的葉子成對生長,有的呈鋸齒狀,有的邊緣卻很光滑。它們大多長有帶毛的或粘性的莖,高達1到4英尺(30~120cm)。但矮猴面花的莖卻只有4英尺(10cm)高。
因其花朵外形類似猴子面部,故名猴面花。

猴面花的形態特徵猴面花,屬於玄蔘科“家族”。是多年生草花,常作1~2年生栽培。高30~40釐米,莖粗壯,中空。中交互對生,寬卵圓形。
對生在葉腋內,漏斗狀,黃色,通常有紫紅色斑塊或斑點,很是美麗。

猴面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40釐米。莖粗壯,中空,伏地處節上生根。葉交互對生,卵圓形,長寬近相等,上部略狹。稀疏總狀花序,花對生在葉腋內,漏斗狀,黃色,花兩脣,上兩下三裂,花期5~10月通常有紫紅色斑塊或斑點。種子細小。栽培變種的花冠底色爲不同深淺的黃色,上具各種大小不同形狀的紅、紫、褐斑點。
猴面花的花期4~5月開花。
猴面花的生態習性猴面花喜冷涼氣候,較能耐寒,但不能受凍害,冬季能耐2℃低溫。喜潮溼,喜光照充足。在肥沃土壤上生長好。猴面花的栽培技術種子細小,宜用平盤或穴盤育苗,種子不須覆土,溫室栽培通常秋播。2~3片真葉移植一次,待苗高10釐米左右定植於花盆或以株距25釐米植於花壇。養護期勤澆水和施肥,保持土壤潮溼和肥力充足。宜摘心促分枝,分枝多可陸續不斷開花,花期達3~4個月。越冬適溫10℃,能耐2℃低溫,北方冬季可陽畦過冬;如果在溫室過冬可提早開花。花期春夏或夏秋,花色繁多, 花繁茂,植株緊密,適於花壇栽種或用盆花作景觀佈置,熱鬧非凡,觀賞效果好。
小苗裝盆時,先在盆底放入 2 ~ 2 公分厚的粗粒基質或者陶粒來作爲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爲基肥,厚度約爲 1 ~ 2公分,再蓋上一層基質,厚約 1 ~ 2 公分,然後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上盆用的基質 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 草炭 + 珍珠岩 + 陶粒 =2 份 +2 份 +1 份 草炭 +爐渣+陶粒=2 份 +2 份 +1 份  鋸末 +蛭石+中粗河沙=2 份 +2 份 +1 份。
上完盆後澆一次透水,並放在略蔭環境養護一週。
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爲底肥(基肥),厚度約爲 4 ~ 6公分,再覆上一層土並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放入苗木後,回填土壤,把根系覆蓋住,並用腳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
溼度管理
喜歡較乾燥的空氣環境,陰雨天過長,易受病菌侵染。怕雨淋,晚上保持葉片乾燥。最適空氣相對溼度爲 40 ~ 65% 。


溫度管理

喜歡冷涼氣候,怕酷熱,度夏困難;不耐霜寒,當溫度降到 10 ℃ 以下時會進入休眠。 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爲 15~28℃。


光照管理

在晚秋、冬、早春三季,由於溫度不是很高,就要給予它直射陽光的照射,以利於它進行光合作用和形成花芽、開花、結實。若遇到高溫天氣或在夏季,需要給它遮掉大約50% 的陽光。
開花後放在室內養護觀賞的,要放在東南向的門窗附近,以儘可能地延長花期和增加開花數量。


肥水管理

對肥水要求不多,也怕亂施肥、施濃肥和偏施氮、磷、鉀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營養齊全”的施肥(水)原則:

春、秋二季

這兩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花寶”——清水——“花寶”——“花寶”——清水的順序循環(最起碼每週要保證兩次“花寶”),間隔週期大約爲:室外養護的1 ~ 4 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週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週期長些或者不澆;放在室內養護的 2 ~ 6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週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週期長些或者不澆。

夏季

是生長緩慢的季節,要適當地控肥控水。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 “花寶”——清水——清水的順序循環,間隔週期大約爲:室外養護的 1 ~ 4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週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週期長些或者不澆;放在室內養護的 2 ~ 6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週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週期長些或者不澆。在早晨或傍晚溫度低時澆灌,還要經常給植株噴霧。澆水時間儘量安排在早晨溫度較低的時候進行。

冬季

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週期大約爲7 ~ 10 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週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週期長些或者不澆。澆水時間儘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溫度較高的時候進行。

猴面花的繁殖方式

分株繁殖

分株時間

最好是在早春(二、三月份)土壤解凍後進行。

分株方法

把母株從花盆內取出,抖掉多餘的盆土,把盤結在一起的根系儘可能地分開,用鋒利的小刀把它剖開成兩株或兩株以上,分出來的每一株都要帶有相當的根系,並對其葉片進行適當地修剪,以利於成活。

裝盆消毒

把分割下來的小株在百菌清 1500 倍液中浸泡五分鐘後取出涼幹,即可上盆。也可在上盆後馬上用百菌清灌根。

分株後的管理:分株裝盆後灌根或澆一次透水。由於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損傷,吸水能力極弱,大約需要 3 ~ 4周才能恢復萌發新根,因此,在分株後的 3 ~ 4周內要節制澆水,以免爛根,但它的葉片的蒸騰沒有受到影響,爲了維持葉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給葉面噴霧 1 ~ 3次(溫度高多噴,溫度低少噴或不噴)。這段時間也不要澆肥。分株後,還要注意太陽光過強,最好是放在遮蔭棚內養護。
喜冷涼氣候,較能耐寒,但不能受凍害,冬季能耐2℃低溫。喜潮溼,喜光照充足。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土壤上生長好。播種繁殖。於9月盆播,播種用土可用壤土、腐葉土和沙等量混合。因種子細小,疆土宜薄,用盆浸法保持盆土溼潤。播種適溫12—15℃,7—14天發芽,生3—5片真葉時,移至7—9cm盆中,保持溼潤,經常追肥,適時調整盆距,不使擁擠。
生長期多次摘心,促使分枝。冬季在低溫溫室栽培;春季待早霜過後,置於露地栽培觀賞。種子成熟時容易散落,應適時分批採收。也可扦插繁殖,切取嫩莖插於溼潤土壤中,很易生根;由於莖匍匐着地節處生根,切取生根的莖段另行栽植即可。栽培地最好選在防西曬的半陰處,同時增施有機肥促苗旺花繁。植株可耐-20℃低溫。播種繁殖。於9月盆播,播種用土可用壤土、腐葉土和沙等量混合。因種子細小,疆土宜薄,用盆浸法保持盆土溼潤。播種適溫12—15℃,7—14天發芽,生3—5片真葉時,移至7—9cm盆中,保持溼潤,經常追肥,適時調整盆距,不使擁擠。
冬季在低溫溫室栽培,春季待早霜過後,置於露地栽培觀賞。種子成熟時容易散落,應適時分批採收。也可扦插繁殖,切取嫩莖插於溼潤土壤中,很易生根;由於莖匍匐着地節處生根,切取生根的莖段另行栽植即可。栽培地最好選在防西曬的半陰處,同時增施有機肥促苗旺花繁。植株可耐-20℃低溫。播種繁殖。喜冷涼氣候,較能耐寒,但不能受凍害,冬季能耐2℃低溫。喜潮溼,喜光照充足。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土壤上生長好。
猴面花的品種分類智利溝酸漿M.cupreus,植株叢生,較圓整。花初開時黃色,後轉爲鮮銅黃色。變種有鮮紅、深紫紅、火紅等色,並具褐斑。多色溝酸漿M.variegatus,植株較矮,花較大。
通常喉部白色,下脣中部裂片有兩條黃色條紋,上有褐點,裂片紅紫色,背部青蓮色。園藝變種有橙紅、火紅等色,並有各種形狀斑點。紅花溝酸漿M.cardinalis,株高30—90釐米。葉卵形,有尖齒,基部抱莖。花紅色或紅,黃兩色,花形大,上脣外翻。麝香溝酸漿M.rnoschatus,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莖,有香氣。
猴面花的分佈區域猴面花原產南美智利,現廣佈全球各地。猴面花的園林用途觀賞價值
花期春夏或夏秋,花色繁多,有紅、橙、黃、紫等色。花繁茂,植株緊密,適於花壇栽種或用盆花作景觀佈置,熱鬧非凡,觀賞效果好。
溝酸漿株形低,花大色豔有斑紋,很美麗。耐溼性強。適作花壇及盆花。
猴面花的作用用途溝酸漿株形低,花大色豔有斑紋,很美麗。耐溼性強。適作花壇及盆花。猴面花的生物進化酸漿屬植物猴面花(monkeyflower)是一種不起眼的黃色小植物,當生活在太平洋西北海岸時是多年生的,而生活在離海岸數百公里的內陸旱地卻變成一年生植物。其奇特的生活方式,爲研究生物進化提供了重的線索。

杜克大學的David Lowry博士對其奇特的生活方式充滿興趣。他試圖尋找一個或多個特殊基因,來解釋溝酸漿(Mimulus guttatus)是如何做到在海岸時是鬱鬱蔥蔥,喜潮溼,耐鹽的多年生植物,到內陸卻成爲矮的,快速開花,耐旱的一年生植物。

研究發現植物基因的很大一部分發生了替換:220萬個DNA和350個基因在兩種不同的生態類型的植物中起了不同的作用,即基因倒位(genetic inversion),該現象是指染色體上兩個斷裂點間的斷片,倒轉180°後又重新連接的一種染色體結構變異現象。
Lowry說:那些能廣泛性適應多種生活條件的植物,很容易發生這種現象,幾十年來進化生物學家都一直爲了尋找物種產生的驅動機制而對此發生爭論。酸漿屬這種能適應多種生存環境的物種非常適合開展相關的研究。

在酸漿屬植物中,Lowry發現,在每種生態類型的植物裏發生倒位的染色體斷片中存在大量具有適應能力的基因。內陸性植物在炎熱乾燥的天氣來臨前就開始開花繁殖。而海岸性植物會選擇更晚的長葉開花,以備過冬和在繁盛的植物環境裏爭奪生存空間。Lowry找到了那些在倒位發生斷片裏具有適應能力的位置,對其進行移植,移植與接受移植的雙方都不能在適應當前環境。
倒位很可能會驅動新物種的形成,基因倒位就像一個超級基因似的工作,他們不能通過再結合來重組,那些已經發生倒位的基因會漸漸組合行成一大段新的基因。

生物學家對此非常感興趣,因爲這將有助於解釋物種是如何由一變二的。人類和黑猩猩之間就發現了很多基因倒位現象。
本文鏈接:https://www.hhbky.com/yanghua/zhiwuzhishi/199120.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花卉百科園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