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花卉百科園 > 養花 > 植物知識 > 蓯蓉Cistanche salsa(C.A.Mey.)G.Beck
手機版

蓯蓉Cistanche salsa(C.A.Mey.)G.Beck

來源:花卉百科園 閱讀:2.38W 次
蓯蓉Cistanche salsa(C.A.Mey.)G.Beck

蓯蓉,又名大芸,主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中醫稱其爲地精或金筍,是極其名貴的中藥材,素有“沙漠人蔘”之美譽,歷史上就被西域各國作爲上貢朝廷的珍品。蓯蓉入藥,由來已久。它甘而性溫,鹹而質潤,具有補陽不燥,溫通腎陽補腎虛;補陰不膩,潤腸通腹治便祕的特點。正因爲它補性和緩,纔有蓯蓉(從容)之稱,但需配合海萃人蔘。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植物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對土壤、水分要求不高。近...

蓯蓉的介紹蓯蓉,又名大芸,主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中醫稱其爲地精或金筍,是極其名貴的中藥材,素有“沙漠人蔘”之美譽,歷史上就被西域各國作爲上貢朝廷的珍品。
蓯蓉入藥,由來已久。它甘而性溫,鹹而質潤,具有補陽不燥,溫通腎陽補腎虛;補陰不膩,潤腸通腹治便祕的特點。正因爲它補性和緩,纔有蓯蓉(從容)之稱,但需配合海萃人蔘。
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植物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對土壤、水分要求不高。近年來,在河北滄州一帶的沙質河灘上仿野生種植肉蓯蓉獲得突破性進展,因爲土質遠要好於沙漠地帶,出品的肉蓯蓉品質極高。
蓯蓉的形態特徵

多年生寄生草本,高40-160cm。莖肉質,單一或由基部分爲2或3枝,下部寬5-15cm,上部漸變細,寬2-5cm。葉多數,鱗片狀,螺旋狀排列,淡黃白色,無葉柄;下部葉排列緊密,寬卵形或三勿狀卵形,長0.5-1cm,寬1-2cm,上部葉稀疏,線狀披針形,長1-4cm,寬0.5-1cm,寬1-2cm,上部葉稀疏,線狀披針形,長1-4cm,寬0.5-1cm,兩面無毛。

穗狀花序,長15-50cm;苞片1,線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4cm,寬0.5-0.8cm,被疏綿毛或近無毛;小苞片2,卵狀披針形,與花萼等長或稍長,被疏綿毛或無毛;花萼鍾狀,長1-1.5cm,5淺裂,裂片近圓珠筆形;花冠筒狀鐘形,長3-4cm,裂片5,展開,近半圓形;花黃白色、淡紫色,幹後變棕褐色,管內有2條縱向的鮮黃色凸起;雄蕊4,二強,近內藏,花絲上部稍彎曲,基部被皺曲長柔毛,花葯箭形,被長柔毛;子房上位,基部有黃色密腺,花柱細長,頂端內折,柱頭近球形。蒴果卵形,2裂,褐色。種子多數,微小,橢圓狀卵形,表面網狀,有光澤。花期5-6月,果期6-7月。

蓯蓉的生態習性蓯蓉爲寄生植物,寄主爲梭梭和白梭等。適於生長沙漠環境。土壤爲中細砂,呈中性或偏鹼性,含鹽分較高。種子多,小而輕,千粒重0.086-0.091g,種子壽命較長。蓯蓉的分佈區域國內主要分佈於內蒙古自治區及甘肅河西。蓯蓉的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

可選沙土或半流沙沙漠地帶,適宜寄生梭梭生長,利用天然梭梭林較集中的沙漠。或培育人工梭梭林,在梭梭林東側或東南側方向約50-80cm處挖苗牀,苗牀大小不等,長1-2m,寬1m左右,深50-80cm。或寄生密集處,可挖一條大苗牀溝圍線許多株寄生,將種子穴播於苗牀上,施駱駝糞、牛羊糞等,覆土30-40cm,上面留溝或苗牀坑,以便澆水。播種後保持苗牀溼潤,誘導寄主根延伸苗牀上。

春、秋播種,2年間部分牀內即有蓯蓉寄生,少數出土生長,大部分在2-4年內出土,開花結實。沙漠風大,要注意對被風吹裸露的寄主根,進行培土或用樹枝圍在寄主根附近防風,苗牀要經常澆水保墒,除掉其他植物。蓯蓉5月開花時,要進行人工授粉,提高結實率。

蓯蓉的品種分類草蓯蓉,一種寄生植物,葉莖黃褐色,花淡紫色。
肉蓯蓉,一種寄生植物,葉莖黃褐色,花紫褐色,莖可入藥、食用。
蓯蓉的食療或藥用價值藥用簡介:蓯蓉(cōng,róng),又名大芸,歷史上就被西域各國作爲上貢朝廷的珍品。
蓯蓉入藥,由來已久。它甘而性溫,鹹而質潤,具有補陽不燥,溫通腎陽補腎虛;補陰不膩,潤腸通腹治便祕的特點。正因爲它補性和緩,纔有蓯蓉(從容)之稱。

主治
1、勞傷,精敗面黑。用肉蓯蓉四兩,水煮爛,切薄研細,燉羊肉吃。
2、腎虛白濁。用肉蓯蓉、鹿茸、山藥、白茯苓,等分爲末,加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棗湯送下。
3、汗多便祕(年老或體虛的病人)。用肉蓯蓉(酒浸,焙過)二兩、沉香末一兩,共研爲末。加麻子杜汁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八丸。白開水送下。
4、消中易飢(按:患此病者常多食,但身體很消瘦)。用肉蓯蓉、山萸、五味子等分,共研爲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鹽酒送下。
5、破傷風(口禁,身強直)。用肉蓯蓉切片曬乾,燒成煙燻傷處,累效。

藥學家有關蓯蓉的論述,並且進一步分析、研究了蓯蓉的性質和功能。其中寫道:“大芸與羊肉煮食,可治‘五爲七傷’,腹中寒熱病,強陰益精髓”,‘以其溫而能潤、滑而不瀉、常補不峻、峻而精血、興陽助人”;本經謂其“養五臟、強陰、益精氣”;《大明》稱其治“男子絕陽不興,女子絕陰不產”。醫藥界應用現代科學方法對蓯蓉進行化驗分析,結果表明,蓯蓉含有微量生物鹼及結晶性中性物質,確有治療腰膝冷痛、婦女不孕、神經衰弱、聽力減退的功效,還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並可作爲膀胱炎、膀胱出血、腎臟出血的止血藥用。


用藥宜忌
胃弱便溏,相火旺者忌服。
1.《本草蒙筌》:忌經鐵器。
2.《本草經疏》:泄瀉禁用,腎中有熱,強陽易興而精不固者忌之。
3.《藥品化義》:相火旺,胃腸弱者忌用。
4.《得配本草》:忌銅、鐵。火盛便閉、心虛氣脹,皆禁用。


經典附方
1.濟川煎(《景嶽全書·新方八陣》),主治腎虛氣弱,大便不通,小便清長,腰痠背冷。
2.地黃飲子(《皇帝素問宣明論方》),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主治瘖痱證,舌強不能言,足不能用,口乾不欲飲。
3.無比山藥丸(《備急千金要方》),健脾益胃,培元滋腎,主治虛勞損傷,肌體消瘦,腰痠膝軟,目暗耳鳴,飲食無味。
4.加味四斤丸(《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主治肝腎不足,熱淫於內,筋骨痿軟,行走無力,腰膝痠軟,潮熱時作,飲食無味。
5.菟絲子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主治腎氣虛損,五勞七傷,少腹拘急,四肢氣短、夜夢驚恐,精神睏倦,喜怒無常,小便清長,房室不舉等。
6.菟絲子散(《醫宗必讀》),主治膀胱虛寒,小便不禁或過多。
7.蓯蓉丸(《醫心方》),主治男子五勞七傷,陽痿不起,小便淋漓,尿色赤黃。
8.蔘茸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主治體虛神疲,耳鳴心悸,遺精早泄,貧血萎黃,神經衰弱。
9.潤腸丸(《世醫得效方》),主治津液虧少,大便祕結。

蓯蓉的作用用途藥用價值
1.《本經》:主五勞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痛,養五臟,強陰,益精氣,婦人症瘕。
2.《別錄》:除膀胱邪氣、腰痛,止痢。
3.《藥性論》:益髓,悅顏色,延年,治女人血崩,壯陽,大補益,主赤白下。
4.《日華子本草》:治男絕陽不興,女絕陰不產,潤五臟,長肌肉,暖腰膝,男子泄精,尿血,遺瀝,帶下陰痛。
5.《本草經疏》:白酒煮爛頓食,治老人便燥閉結。
6.《本草經疏》:蓯蓉,滋腎補精血之要藥,氣本微溫,相傳以爲熱者誤也。甘能除熱補中,酸能入肝,鹹能滋腎,腎肝爲陰,陰氣滋長,則五臟之勞熱自退,陰莖中寒熱痛自愈。腎肝足,則精血日盛,精血盛則多子。婦人症瘕,病在血分,血盛則行,行則症瘕自消矣。膀胱虛,則邪客之,得補則邪氣自散,腰痛自止。久服則肥健而輕身,益腎肝補精血之效也,若曰治痢,豈滑以導滯之意乎,此亦必不能之說也。
7.《本草匯言》:蓯蓉,養命門,滋腎氣,補精血之藥也。男子丹元虛冷而陽道久沉,婦人衝任失調而陰氣不治,此乃平補之劑,溫而不熱,補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故有從容之名。
8.《本經逢原》:蓯蓉,《本經》主勞傷補中者,是火衰不能生土,非中氣之本虛也。治婦人症瘕者,鹹能軟堅而走血分也。又蓯蓉止泄精遺溺,除莖中熱痛,以其能下導虛火也。老人燥結,宜煮粥食之。
9.《玉楸藥解》:蓯蓉,暖腰膝,健骨肉,滋腎肝精血,潤腸胃結燥。凡糞粒堅小,形如羊屎,此土溼木鬱,下竅閉塞之故。谷滓在胃,不得順下,零星傳送,斷落不聯,歷陽明大腸之燥,煉成顆粒,祕澀難通,總緣風木枯槁,疏泄不行也。一服地黃、龜膠,反益土溼,中氣愈敗矣。蓯蓉滋木清風,養血潤燥,善滑大腸,而下結糞,其性從容不迫,未至滋溼敗脾,非諸潤藥可比。方書稱其補精益髓,悅色延年,理男子絕陽不興,女子絕陰不產,非溢美之詞。10.《本草求真》:蓯蓉,諸書既言峻補精血,又言力能興陽助火,是明因其氣溫,力專滋陰,得此陽隨陰附,而陽自見興耳。惟其力能滋補,故凡症瘕積塊,得此而堅即消。惟其滋補而陽得助,故凡遺精莖痛,寒熱時作,亦得因是而除。若謂火衰至極,用此甘潤之品,同於桂、附,力能補陽,其失遠矣。況此既言補陰,而補陰又以蓯蓉爲名,是明因其功力不驟,氣專潤燥,是亦宜於便閉,而不宜於胃虛之人也。謂之滋陰則可,謂之補火正未必然。

10.《本草正義》:蓯蓉,《本經》主治,皆以藏陰言之,主勞傷補中,養五臟,強陰,皆補陰之功也。莖中寒熱痛,則腎臟虛寒之病,蓯蓉厚重下降,直入腎家,溫而能潤,無燥烈之害,能溫養精血而通陽氣,故曰益精氣。主症瘕者,鹹能軟堅,而入血分,且補益陰精,溫養陽氣,斯氣血流利而否塞通矣。《別錄》除膀胱邪氣,亦溫養而水府寒邪自除。腰者腎之府,腎虛則腰痛,蓯蓉益腎,是以治之。

利,今木皆作痢,是積滯不快之滯下,非泄瀉之自利,蓯蓉滑腸,痢爲積滯,宜疏通而不宜固澀,滑以去其着,又能養五臟而不專於攻逐,則爲久痢之中氣己虛,而積滯未盡者宜之,非通治暑溼熱滯之痢疾也。蓯蓉爲極潤之品,市肆皆以鹽漬,乃能久藏,古書皆稱其微溫,而今則爲鹹味久漬,溫性已化除淨絕,縱使漂洗極淡,而本性亦將消滅無餘,故古人所稱補陰興陽種種功效,俱極薄弱,蓋已習與俱化,不復可以本來之質一例論矣。但鹹味能下降,滑能通腸,以主大便不爽,頗得捷效,且性本溫潤,益陰通陽,故通腑而不傷津液,尤其獨步耳。自宋以來,皆以蓯蓉主遺泄帶下,甚且以主血崩溺血,蓋以補陰助陽,謂爲有收攝固陰之效。要知滑利之品,通導有餘,奚能固澀,《本經》除陰中寒熱痛,正以補陰通陽,通則不痛耳。乃後人引申其義,誤認大補,反欲以通利治滑脫,謬矣。

本文鏈接:https://www.hhbky.com/yanghua/zhiwuzhishi/170313.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花卉百科園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